南阳 一个值得三顾的地方 |
宛美 2023南阳市文旅文创高质量发展大会·特刊 |
文旅产业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
中国最美县域、中国最美乡村旅游名县;
2023 最佳康养旅游名县;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县;
河南省戏曲之乡、河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 ……
伏牛百花妍,菊乡尽朝晖。进入文旅融合新时代,内乡县依托丰富的文旅资源,围绕建设“文旅名县”发展战略,坚持“发
展全域化、产业融合化、业态绿色化”,深入推进文旅融合、体旅融合、交旅融合、农旅融合等多态融合,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实现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奏响了“拼经济、重发展、促跨越”的奋进乐章,呈现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光明前景。
高位谋划 迸发文旅产业助推消费新活力
文旅产业是扬名富民的绿色产业、朝阳产业。抓消费就是拼经济,抓消费就是抓民心。
内乡县委、县政府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政委、县长为指挥长、县文旅工作领导小组班子成员为副指挥长的“创建河南省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县工作指挥部”,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扩大文化和旅游消费的意见》《助力文旅企业纾困和促进消费十项措施》《加快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实施意见》,分解创建任务、实施部门联动、加大督导落实,将文旅产业打造成县域经济一项战略性支柱产业。
漫步于华灯初上的内乡县衙历史文化街区,欢声笑语、热闹非凡。总投资11.38亿元的街区,建筑风格与内乡县衙一致,总体为“七街八巷”。目前,建成的西区已投入运营,初步形成以商贸、餐饮、休闲、文化演艺为主的服务业集群,被评为“河南省一星级特色商业区”“河南省文化示范园区”“河南省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文旅带动消费,消费拉动经济,经济反哺社会。围绕省市文旅文创融合战略、文旅康养融合行动,内乡县塘峪康养文旅小镇应运而生。它位于夏馆镇青杠树村,距宝天曼景区40公里,是一个群山环抱、地域开阔、林木茂盛、风景秀丽的高山盆地、天然氧吧。目前,已投资1亿元进行河道治理、闸坝蓄水、桥涵建设,旨在打造中原最大的无障碍文旅康养休闲养生基地。
如今,全县已形成“十万亩油桃”“十万亩核桃”“万亩杨沟柑橘和千亩石榴”“月季小镇”“琴溪湖茶产业、郦邑贡菊产业基地”等为代表的生态旅游品牌,从而带动乡村旅游、激活文旅消费,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
重点突破 打造文旅赋能乡村振兴新引擎
日前,央视新闻频道《朝闻天下》栏目专题报道内乡县岞山曲镇吴垭石头村“现代化改造,为古村注入新活力”,生态文旅成为驱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古朴厚重的吴垭石头村,见证历史变迁、享誉中原,被命名为中国景观村落、中国传统村落等,将以全要素功能优化提升迎来美丽蝶变。走进近300年历史的吴垭石头村,一条投资980万元、规划1.4公里的生态彩色旅游道路映入眼帘,核心区域石头院落正在修缮,专用供水线路与污水管网同步施工,一个传统古村落精品民宿雏形已现。
灌涨镇马集艺术村、中以农业园是内乡县产村融合驱动乡村振兴的先导项目、示范项目。马集艺术村把粮食、高效农业、文旅等产业导入进去,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车间是氧吧,蔬菜像鲜花;番茄树上长,农场变工厂”,中以农业园高效农业通过文化赋能,激活了特色产业新发展,占地6000余亩的园区既是科研中心、采摘基地,又是休闲观光园、青少年科普实践场所。
内乡县不仅着力打造文旅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新引擎,还在文旅产业布局中,把内乡当作一个大景区来规划,融入全域旅游理念,以誉为“五朵金花”的内乡县衙、宝天曼、云露山、二龙山、宝天曼峡谷漂流5家4A级景区为龙头,把沿途的天心洞、七星潭、五龙潭等景区串珠连线,深度挖掘整合衙署文化、生态文化、戏曲文化、菊花文化、陶瓷文化、民俗文化,成功争取“马山口镇旅游拓展基地”专项债项目1亿元,推动文旅产业在各领域、多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引领内乡旅游发生质的飞跃。
深度融合 塑造文旅产业服务民生新优势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文旅产业作为“诗和远方”的载体,更要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
内乡县围绕“文化为民、文化靠民、文化惠民、文化乐民”理念,坚持以农村文化引领为主线、以全面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载体、以文化民生为根本,着力做好县、乡、村三级文化阵地建设、文化产品供给、文化活动开展、文化人才培养,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文化满意度。
在内乡,有一个独特的“博物馆群”现象。内乡县衙博物馆、宛梆戏曲艺术博物馆、宝天曼自然博物馆、古瓷博物馆等8个博物馆群英荟萃,这是内乡县积极实施“文化强县地标工程”的一个缩影。该县持续推进“三馆一院一中心”建设,功能齐全的基层文化服务中心整体铺开,乡村宣传文化管理员选拔使用人才库逐步扩充,公共文化标准化、数字化、示范性建设浪潮涌动、生机焕发。持续加大县、乡、村公共文化设施投入带来了新气象、亮出了新风采、展示了新活力,也使“河南省公共文化研究中心实践基地”落户内乡,形成了以经济硬实力打造文化软实力的“内乡现象”。该县不断创新培育城乡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积极建设了一批诸葛书屋、文化驿站、城市文化客厅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在乡村建设了一批农耕文明博物馆、民俗馆、村史馆、非遗传习所等主题功能空间,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建设。通过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建设,提升县级馆统筹协调、组织指导能力,引导优质资源向乡村倾斜。
内乡县坚持重心下移,通过积极开展“文艺培训下基层”,每年举办文旅人才、民间“村宝”培训班等多种举措,全面提升县、乡、村文化队伍综合素质。新形势下,不断深化“凝心铸魂”行动,积极实施文化品牌提升计划,以“百姓文化舞台”为主题,围绕读书、唱歌、戏曲、舞蹈四个方面,创新打造“菊乡书声”“放歌湍河”“出彩宛梆”“舞动内乡”四项群众文化品牌。通过供给多样化、多元化的文化产品,让群众成主角、让草根当明星,实现了送文化、种文化到秀文化,群众看、群众唱到群众演,动起来、跳起来到笑起来的精彩嬗变,形成了县城引领、乡镇覆盖、村级延伸的良好格局。
建立县城对农村文化常态化帮扶机制。通过开展城乡“结对子、种文化”活动、深入实施“戏曲进乡村”行动,为农村提供优质文化服务。同时,全面推动文化合作社建设。目前,全县16个乡(镇)、296个村(社区)均成立了各具特色的乡村文化合作社,在国家平台注册文化志愿者4000余名,上传发布“内乡美吧微视频”作品1万余件,选送多个优秀作品参加全省乡创美拍大赛,各项指标均名列全市第一。城关镇戏曲文化合作社、板场乡民俗文化合作社获得“河南省示范乡村文化合作社”称号。赵店乡岗堤村曲剧文化合作社入选《河南省乡村文化合作社创新案例汇编》,这也是南阳市唯一入选案例。
好风凭借力,正是扬帆时。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内乡县将围绕创建“中国戏曲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省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县”“全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县”目标,紧扣内乡文旅资源优势和良好基础,紧扣内乡经济发展快车,在创意创新上做文章、在破题破冰上出点子、在出圈出彩上下功夫,努力打造出更多更响的“文旅好声音”“文旅好样板”“文旅好品牌”,为南阳高水平建强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贡献内乡力量!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