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是一团火 散是满天星 ——邓州“编外雷锋团”唱响新时代之歌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聚是一团火 散是满天星 ——邓州“编外雷锋团”唱响新时代之歌
作者:  于欢

聚是一团火 散是满天星

——邓州“编外雷锋团”唱响新时代之歌


  当我们看到好人时,会想起他;当我们做好事时,会成为他!他,就是雷锋!

  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倏忽一甲子,少年变白头,“雷锋”在人们心中却从未老去!

  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重要指示,要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力量。

  时代,呼唤雷锋。时代,需要雷锋。

  近年来,我们愈发真切地看到,已发展成为一个拥有38个营、17个直属连排(队)、2.2万余名成员的全国最大学雷锋志愿服务组织——邓州“编外雷锋团”,自1997年4月成立至今,星火燎原,感召着越来越多的人自觉学雷锋。

  2月24日,记者赶赴邓州走近邓州“编外雷锋团”,用心去感受雷锋从未离开过的这些人、这些事、这些城。

  一个个人的成长

  离不开精神力量的涵养

  “今天的班会主题是如何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2月24日下午,24岁的邓州市文渠镇聂营小学老师屈迪照例举行每周一次的班会。从3年前大学毕业返回家乡任教,这名曾经的“编外雷锋团”“三八”雷锋班的帮扶对象,终于实现了小时候“长大了,要像你们一样学雷锋帮助他人”的誓言,他在乡村学校传播真善美,深受学生追捧。

  不是每个人都能像他一样选择从大城市返回寂寥乡村教学的。记者问起是否后悔这种选择,这名由于父亲早亡、靠爷爷奶奶抚养长大的年轻人一脸坚毅:“一点儿也不后悔,要不是三八雷锋班的阿姨们长达8年无微不至的帮助,哪有我的今天。我要扎根家乡,用自己的努力,帮更多的孩子用知识改变命运。”

  善行善举终会结出丰硕的果实,经过老一辈数十载的不懈传承,雷锋精神在如屈迪一样的青年一代竞相绽放。当下,邓州“编外雷锋团”已经成为南阳人侠肝义胆、急公好义、拼搏奉献的精神名片——

  “编外雷锋团”义工营杨满在湖北宜城出差,当路过一湖畔时看到有人落水,他义无反顾地跳入冰凉的湖水中将一名女孩救了上来,现场救人的场景被群众拍照转发朋友圈,在湖北、河南两地引起了广泛关注,湖北省宜城市专门为其表彰开会,授予其“楚都楷模·好人榜”和“宜城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编外雷锋团”邓州市市场监管营王泽军听到邻居家中失火求救,得知屋内还有一名70多岁中风老人后,立即找来锤子把房间窗户砸开,排烟通风、提水灭火,全然不顾早已受伤流血的双手。消防部门专门送来了感谢信,表扬其见义勇为的高尚行为……

  岁月如水,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接过接力棒的新“雷锋”们,让雷锋精神经久不衰、代代传承。记者了解到,仅在2022年,该市就涌现出46名学雷锋标兵以及500名先进个人。至目前,该市共有注册志愿者26.2万名、志愿服务团队1190多个,入选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1个、河南省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6个、市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优秀”先进典型115个,1人当选“感动中国人物”,18人入选“中国好人榜”。

  一个个行业的发展

  离不开精神力量的支撑

  学习雷锋,是否能为现代企业的创新发展助力?

  2月24日,尝到将雷锋精神融入企业文化红利的天昌公司南阳复烤厂厂长冯学,面对记者感慨不已,从三年前一个破败的小厂,变成三年间累计纳税千万元的企业,“我们就是依靠雷锋精神凝神聚气,倡导在平凡的工作中尽心做好每一件事,努力完成每一个任务,一点一滴去奉献”。

  在雷锋干事敬业精神的引领下,该厂以雷锋精神凝聚干事创业合力,从参观一次雷锋展览、读一本雷锋日记做起,到全厂建起学雷锋常态化、规范化考评机制,实打实全方位开展学雷锋系列活动,整个企业焕然一新,连续两年被评为南阳市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也因此被邓州“编外雷锋团”授予全国唯一的“雷锋工厂”殊荣。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雷锋精神在新时代干事创业的热潮中,已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能。

  就拿邓州“编外雷锋团”电力营实施“雷锋工程”来讲,该企业通过“一片情”的安全生产、“一颗钉”的理念学习、“一股绳”的团队建设、“一团火”的公益行动等主题实践,实现了学雷锋行动覆盖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像雷锋那样做人,像雷锋那样做事”蔚然成风,创造出令行业称赞的“邓州速度”,为民服务的事迹多次被央媒关注报道。

  企业发展好了,反哺社会时充满着“力量”,众多企业积极参与各种爱心公益活动,形成良好的雷锋精神模范引领带动态势。

  “学雷锋,是不需要任何条件的,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岗位都可以学雷锋。只要你想、你有心、你愿意,从身边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随时随地都可以作贡献。”正如邓州编外雷锋团政委姚德奇所言,把本职岗位作为传承弘扬雷锋精神的实践平台,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继而带动企业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以及社会经济效益双丰收,已成为各行业的发展共识。

  文明城市的美好未来

  需要信念如磐的雷锋精神

  为什么身边的活雷锋如此之多?

  采访中,来自巾帼雷锋营王洋分享的亲身经历或许能给出答案:几年前的某个夏夜,她开车回家时,前轮不慎卡在河边的土坑中,随后七八个明显醉酒的青年围上来,“刚开始我还真有点儿害怕,没想到几个人一番商量后,竟然一起使劲将车头从土坑中抬出来了”。颇感意外的王洋感动不已,她再三感谢并询问年轻人的名字,这群年轻人在夜幕中留下“俺们都是活雷锋”的欢笑声后离去。

  年初有计划、年中有督导、年终有总结的紧密组织架构,让经过雷锋团淬火的耄耋老翁或年轻后辈,成为新时代雷锋精神的传承者、传播者、捍卫真、建设者、促进者、引领者。

  雷锋有魅力,城市有希望。

  从义工营、吧友营、春雷营、薪火营等志愿者雷锋营,到出租车营、厨师营、移动营、房管营、交警营等各行业雷锋营,从见义勇为、扶贫济困、孝老爱亲、助残养孤到岗位奉献、创业发展、科技攻关等社会生活的诸多层面、各个领域,编外雷锋团的成员们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可谓是一个人影响着一群人,一群人影响着一座城,座座城里有“雷锋”。正是因为他们的付出与奉献,“编外雷锋团”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邓州也被誉为中国雷锋第一城。

  采访临近结束,“编外雷锋团”通过本报发出倡议:希冀每名成员、每一个南阳人都“化身”为一颗学习雷锋的种子,在所在的平凡岗位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不断散发无与伦比的道德感召力。(全媒体记者 于欢)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南阳手机报2月27日早报
下一篇:没有了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