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几天,就是农历春节了。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从古至今,已经形成了特殊的春节文化。唐宋时期,著名的唐宋八大家就为我们留下了过大年的所遇所感、春节趣事,把我们带进了浓浓的新年气息当中,体会着那深深的诗情画意。韩愈埋怨春天来得晚。有一年韩愈正在修纂国史,过年不能回家乡,在北方天寒地冻的春节里,韩愈写下《春雪》:“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感叹春天迟迟不来。
柳宗元写诗赠友。柳宗元是北方人在南方过年,在他做柳州刺史的时候,有朋友曹侍御春节期间经过象县做了首诗寄给他,柳宗元于是写了一首小诗回赠,“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蘋花不自由!”深深怀念友人,恨不能相见!欧阳修春节去游玩。欧阳修在滁州任父母官时,每年腊月二十“封印”,就去游山玩水了,他的《游琅琊山》:“使君厌骑从,车马留山前。行歌招野叟,共步青林间。长松得高荫,盘石堪醉眠。止乐听山鸟,携琴写幽泉。”真的是优哉游哉。
王安石变法除旧迎新。北宋王安石主张变法又刚刚拜相,见到家家户户忙着过年,春节的热热闹闹,便有了《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可谓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曾巩过年邀朋友赏花。曾巩有一首春节约友赏花的诗,“雪消山水见精神,满眼东风送早春。明日杏园应烂漫,但须期约看花人。”读来很有味道,让人对春暖花开充满期待。
三苏过大年,酒与肉不可缺。苏洵、苏轼、苏澈,父子兄弟号称三苏,占据唐宋八大家其三。世人皆知东坡居士好美食,妥妥的高级吃货一枚,不仅好吃,还会做,有“东坡肉”闻名于世。苏家两兄弟都写过除夕的诗词,苏轼《别岁》:“东邻酒初熟,西舍豕亦肥。且为一日欢,慰此穷年悲。”苏辙《除夕》:“吾道凭温酒,时情付拥炉。南荒足妖怪,此日谩桃符。”过年的时候就该备齐了酒,割足了肉,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围坐在一起,尽情的欢享。
围观唐宋八大家过年的诗词,体会千年的传统年味,让人惊叹岁月传承的美好。这种美好的传承,同样体现在美食中。我的朋友老魏出身清代御厨世家,他的易佰福黄牛肉酱系列,就是赊店魏氏牛肉酱的百年传承,至今保留着赊店魏氏“晒酱发酵、牛肉烹煮、调料配方”三大手工秘制手法,呈现正宗地道的中原口味,无论是吃米吃面、吃饺子吃饼,有易佰福提味点睛,都能让你胃口大开,找到恰到好处的冬日温暖。
老魏的易佰福牛肉酱系列产品,不仅有清真食品认证和出口食品备案“双认证”,而且在获得诸多行业殊荣的同时,今年又入选了南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荣获“河南老字号”品牌,河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称号等多项桂冠,拥有“南阳市调味牛肉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研平台和“易佰福”、“魏小福”、“赊店魏氏”、“赊店老街”、“牛一坊”等品牌商标。
“有根、有料、有味、有情怀”,是老魏的易佰福食品的文化符号。虽然不能与经典古诗词相提并论,但却有某种意义上的异曲同工之妙。美食,不仅是一种物质的存在,更是一种精神的灌溉。正如作家高维生《味觉谱》所言:“我们寻找的,不是味道的记忆,而是记忆的味道”。一诗一词、一蔬一饭,其实都是世道人情的勃勃生气,人间烟火的热气腾腾。(易佰福)
编辑:徐璐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唐河县住建局:打好道路交通安全“攻坚战”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