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宛城 ——评朱振华散文集《风从白河来》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宛城 ——评朱振华散文集《风从白河来》
作者:  黄 琰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宛城

——评朱振华散文集《风从白河来》

黄 琰


  一方山水养一方人。美丽的白河从远古而来,数千年奔流不息,不仅养育了它两岸的人们,而且也给历代文人带来文思泉涌。从唐代李白的“昔在南阳城,唯餐独山蕨。忆与崔宗之,白水弄素月”,到元代诗人王仲泽的“霜清丰山白水收,翠华全在竹园头”。咏赞白河的诗文,永没停止,振华兄的散文集《风从白河来》可称得是当代赞扬白河的一曲玉笛声,清脆婉转地响彻宛城。

  该书分为行走文河、倩影风景、砥砺智慧三个部分。大部分描写了南阳的山山水水,四季美景,所思所感。假如说自传体小说有“我”的影子,那么散文几乎是“我”的心灵的曝光底片。在他的笔下,一景一物,是那样真情实感;一书一茶,是那样真知灼见;一人一事,是那样真挚感人。

  作者朱振华写人写景,细腻生动,清脆柔绵,耐人寻味。如《白河》中写道:“街灯中的白河,旖旎而风情万种,缱绻而绚丽多姿,姽婳而仪态万方,妩媚而魅力四射。五光十色的河水,恬静而缓慢。掬起来,是流光溢彩的液体,漾动着丝锦般的纹理。皎皎的孤月,清辉纤纤,铺满河中央,掬一捧,满手琥珀光,洒满这诗意栖息的地方,又盛满这心灵的酒杯。”再如《茶说》里写道:“正是茶与水的相遇里,茶完成了美丽的蝶变。茶是水最美的风景,水是茶久等的归人。二者相遇时,无须言欢春花秋月,亦无须久别重逢的倾诉,只是默默的相依相融,一同释放出了生命里最纯的馨香和温情。”《男人的情怀》中写道:“男人的胸怀,像广阔的天空,盛满世界;男人的情怀,像波涛一样汹涌,装载着家国;男人的情谊,像血一样浓,义结金兰;男人的坚毅,像山一样厚重,肩负起家国重任,承托起民族繁衍的殊荣。”读他的散文,就得像一位少女,挎个篮子,到海边捡珍珠,不紧不慢,不温不火,一会就能捡满一篮子如玉的美句。

  心中若是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在他的笔下:一座小山,一座村寨,一棵树,一枝花,一本书,一壶茶,一片雪花,一缕春风,一片秋叶……世间万物,皆可风情入文,轻快入诗,没有一丝伤春悲秋,悲叹命运不公。古人说诗言志,他的散文集正表明这一点:积极向上、热爱生活,充满了正能量,散发出迷人的色彩。

  朱振华的散文语言圆润清丽,婉转如诗。名言佳句,信手拈来。并且善用排比,气势如虹。如《白河》中“白河就是美的注解,美的思辨,美的演绎,美的承载、美的映现”。《花朵打开了春天》中“温柔的美丽,满眼是粉黛尽施的妖娆,满眼是热情似火的婀娜,满眼是缱绻的杨柳风轻盈扑面”。再如,他写乡愁,把乡愁比喻成一首歌、一篇散文、一幅画、一组泛黄的老照片、一缕明眸善睐的记忆。运用博喻,多角度地把“乡愁”描写得淋漓尽致,余味悠长。在他的文中诗词、名言佳句,处处可见,可见作者读书之多,运用之娴熟。

  王蒙说过,一本好书会带给人精神上的震撼和提升,甚至一本书在某种意义上会改变一个人的人生选择和价值观。读朱振华的散文,如与一位智者喝茶论道,不仅陶冶了情操,而且洗礼了灵魂。掩卷深思,有一种超然脱俗的感觉。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白河的冬天
下一篇:没有了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