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时代 干好人大事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奋进新时代 干好人大事
作者:  张生起

编者按

  河南省人大常委会主管主办的《人大建设》杂志近日刊发了南阳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张生起的署名文章《奋进新时代 干好人大事》,文章对推动全市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南阳日报、南阳网今日全文转发,供参考学习。


奋进新时代  干好人大事

张生起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人大作为党领导下的政治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工作机关、代表机关,奋进新时代,干好人大事,就要时刻铭记“三个务必”,倍加珍惜党和人民的期盼、重托,倍加珍惜伟大时代的奋斗舞台,倍加珍惜人大工作的良好机遇,踔厉奋发担使命、笃行不怠为人民、勇毅前行开新篇,奋力书写新时代人大工作新答卷。

  围绕全局抓大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党领导国家政权机关的重要制度载体。奋进新时代,干好人大事,就要紧跟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地方党委工作安排,把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大局、把好分两步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大势、把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这件大事,全面履职、依法履职、有效履职,使人大工作始终紧跟时代、顺应时代、建功时代、增辉时代,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更好地发挥出来。

  坚决践行“两个维护”。党的二十大再次宣示“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这是党在新时代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人大作为党领导下的重要政治机关,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践行“两个维护”是必须履行的政治责任。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阳,主持召开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南阳市人大常委会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环境保护、中医药传承创新、历史文化保护、粮食安全等重大问题及时列入监督计划,推动件件落实、条条落地、事事见效。坚决践行“两个维护”,人大就要养成主动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对标对表的习惯,养成自觉在党委领导下开展工作的习惯,做到行动上紧跟紧随、贯彻上坚定坚决、执行上有力有效。

  当好党委决策参谋。为党委重大决策提供民意支撑、凝聚智慧力量,是人大工作的题中之义。2022年上半年,中共南阳市委提出“时间过半、任务超半”的目标。市人大常委会主动担当,组织9个调研组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实地查看省、市重点项目77个,走访大中小企业86家,暗访行政服务审批大厅13个,召开企业家座谈会17场,发放调查问卷222份,收集各类问题41条,向市委提出保运行稳经济、保就业稳大局、保项目稳发展,调思路更加注重当下、调重点更加注重产业、调布局更加注重中心城区等意见、建议。当好党委决策参谋,人大就要充分发挥来自人民、扎根人民的政治优势,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人才优势,发挥视察调研、联系广泛的制度优势,代表民意、反映民意、用好民意,参在点子上、谋到关键处,让党委决策建立在深厚的民意基础上。

  依法落实党委部署。推动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是人大的分内责任。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支持南阳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南阳市人大常委会聚焦市委确定的优化营商环境、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万人助万企”、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抓立法、强监督、作决定,有效服务了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依法落实党委部署,就要以人大的法定工作方式参与发展、推动落实,切实做到“党的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力量就汇聚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

  围绕发展督要事

  在我国,人大和政府既有法定的决定与执行、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又有在党的领导下协调一致开展工作的关系,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都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初衷。奋进新时代,干好人大事,就要正确处理监督与支持的关系,寓支持于监督之中,抓住事关高质量发展的大事、要事、难事,履行好法定职责。

  尽职尽责监督政府工作。人大工作涉及“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方方面面。人大要履行好职责,面面俱到不行,平均用力不行,胡子眉毛“一把抓”更不行,必须突出重点、聚焦中心、紧扣发展,才能事半功倍,这是一条重要经验。近年,南阳市人大常委会围绕打赢“三大攻坚战”这个重大问题,统筹用好法定职权,有效整合监督资源,既坚持立法引领发展,又持续监督推动落实,跟着问题走、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制定的11部地方性法规中有6部与打赢“三大攻坚战”有关,年年安排重大监督活动。监督推动政府工作,就要抓住政府工作中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抓住政策棚架、发展瓶颈、短板弱项,打造履职工作链、推出监督“组合拳”、跟踪问效“回头看”,做到“哪里问题多就把监督的战场推进到哪里,哪里工作薄弱就把立法的战役部署到哪里”,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诚心诚意支持政府工作。人大与政府职责不同、目标一致,路径不同、方向一致,方式不同、结果一致,必须处理好监督与支持的关系,把监督政府工作同支持政府依法履行职责结合起来,支持“干”、改进“为”、提升“治”、落在“效”。近年,南阳市人大常委会按照市委部署,积极参与、精准监督张仲景国医大学及附属医院和康养片区、京宛合作、产业发展、机场搬迁等重点项目,在参与中更加了解政府工作、在监督中有效支持政府工作。诚心诚意支持政府工作,就要牢固树立监督就是支持的理念,寓支持于监督之中,既要敢于监督,增强监督刚性,把监督的拳头握得更紧,又要善于监督,把握监督尺度,帮助政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有力有效推进政府工作。人大监督要根据监督事项的不同,制订不同的监督方案、选择不同的监督方式、运用不同的监督方法、组织不同的人员参与。近年,南阳市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运用各种监督方式组合发力、跟踪督办审议意见接续发力、上下联动协同发力、发动代表广泛参与全面发力推进政府工作。有力有效推进政府工作,就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造性做好立法、监督工作”的要求,在依法依规、合法合规的前提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创新机制,让监督工作有力有效、有板有眼、有始有终,更好地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攻坚任务。

  围绕民生办实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关键在于它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奋进新时代,干好人大事,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大力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聚焦人民群众所思、所盼、所愿,履行法定职责,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服务人民、造福人民、回报人民。

  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为人民代言,是人大的神圣职责。代言的前提是知道群众在想些什么、希望人大做些什么。南阳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把群众呼声作为依法履职的风向标,打造市、县、乡、村四级代表联络体系,推动全市18978名五级人大代表编组进站,倾听群众诉求、回应群众关切。研究制定主任会议成员联系常委会委员、常委会委员联系代表、党员代表联系党外代表、代表联系选民和群众的“四联系”制度,使人民群众的声音直达地方国家机关。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就要经常给人大代表布置“作业”、给常委会委员布置“作文”、给人大各机构布置任务,做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准确掌握群众的所思、所盼、所愿,把人大的根深深扎进人民之中。

  把改善民生作为第一追求。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是人大工作永恒不变的主题。近期,受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一些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面临的困难明显增多,吸纳就业的能力相应减弱。为此,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稳经济一揽子惠企纾困帮扶政策。南阳市人大常委会扎实开展就业促进“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严格对照法律条文、法律责任、政策规定,明确落实不到位之处并提出相应对策,努力用法治的力量“稳就业”“保就业”。把改善民生作为第一追求,就要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密切关注人民群众生活的变化,发现急难愁盼,立即帮助解决,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不断增强。

  把人民满意作为第一标准。让人民满意,是人大工作的终极目标。南阳市人大常委会坚持选题听民声、汇民意,调研接地气、察民情,审议重民主、集民智,效果解民忧、惠民生。近年,在全市204个乡镇和部分县(市、区)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探索出一条群众“点单”、代表“定单”、政府“买单”、人大“验单”的全新民主模式,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明显提升。把人民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就要把表决器交给人民,让人民来监督权力,让权力来服务人民,不满意的要坚决整改,甚至推倒重来,以此确保“真满意”、严防“假满意”、杜绝“被满意”。

(作者系南阳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