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的腊日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古典的腊日
作者:  魏小福

ec89ba1437aa9a244506e431bfa58e02.jpg


  “过了腊八就是年”。腊月有很多重要日子,第一个便是腊八节。每逢腊八前夜,家家户户的大人们都忙着熬腊八粥。腊日喝腊八粥,是一个已延续千年的传统,这个习俗早在宋代就已有了。腊日,曾经是一个“狂欢节”,杜甫的《腊日》诗:“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

fd2a1c3496c0a0dfc5ab8efe07ad74ad.jpg


  这首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十二月。前四句写天气和景色,后四句写腊日节俗。腊日当天,皇帝赏赐口脂、面药。口脂放入管状的翠管,相当于现在的润唇膏。面药用银罂盛放,是一种滋养面部皮肤的药物,相当于现在的润肤霜。退朝后,杜甫便急忙回家,摆上酒菜,举杯痛饮,一醉方休。陶渊明在这个节日也是喝酒,其《蜡日》诗云:“我唱尔言得,酒中适何多。未能明多少,章山有奇歌。”蜡日时节,把酒吟诗,其乐无穷。


58e620f0d2436cb1d3d942ea690871cf.jpg


  在腊日或蜡日宴饮,乃是古风。在先秦时期,这个节日甚至是一个“狂欢节”。《礼记·杂记下》载:“子贡观于蜡。孔子曰:‘赐也乐乎?’对曰:‘一国之人皆若狂,赐未知其乐也。’”子贡(端木赐)在参观完“蜡祭”后,对“皆若狂”表示不理解。孔子说,大家辛苦了一年,才滋润这一天,其中的道理不是你所能理解的。蜡,《礼记·郊特牲》说:“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因“蜡祭”主要是为保佑农业生产、庆贺丰收,所以场面非常热闹,形同狂欢。


3bf0722c51bb32b7b52dcdccf4250299.jpg


  唐宋以降,腊日节逐渐衰落。而官方腊日节逐渐式微之时,正是民间的腊八节兴起之日。在唐代,腊八节开始出现。至宋代,腊八粥正式粉墨登场。《梦粱录》载:“此月(十二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此后,腊八粥便风靡一时,各地纷纷仿效,且以十二月初八为腊日,逐渐形成以喝腊八粥为主要习俗的腊八节。


a2899163f9d8aeeed602671f08c33205.jpg


  腊八粥用料丰富、食材多样,在今天看来其实也是冬季保暖养生粥。冬季通过食材保暖办法很多,也是各种辣酱大显身手的时节。我的朋友老魏出身清代御厨世家,他的易佰福黄牛肉酱系列,就是辣酱中的上品。易佰福黄牛肉酱系列,以保留着赊店魏氏的晒酱发酵、牛肉烹煮、调料配方三大手工秘制手法而闻名于世,呈现的是正宗地道的中原口味,无论是吃米吃面、吃饺子吃饼,有易佰福提味点睛,都能让你胃口大开,找到恰到好处的冬日温暖。


1368c717ea30623ab07233c60f10235c.jpg


  老魏的易佰福牛肉酱系列产品,不仅有清真食品认证和出口食品备案“双认证”,而且在获得诸多行业殊荣的同时,今年又入选了南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荣获“河南老字号”品牌,河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称号等多项桂冠,拥有“南阳市调味牛肉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研平台和“易佰福”“魏小福”“赊店魏氏”“赊店老街”“牛一坊”等品牌商标。


cdfffc071abc2395cb169fb46930f146.jpg


  “有根、有料、有味、有情怀”,是老魏的易佰福食品的文化符号。虽然不能与经典古诗词相提并论,但却有某种意义上的异曲同工之妙。美食,不仅是一种物质的存在,更是一种精神的灌溉。正如作家高维生《味觉谱》所言:“我们寻找的,不是味道的记忆,而是记忆的味道”。一诗一词、一蔬一饭,其实都是世道人情的勃勃生气,人间烟火的热气腾腾。(魏小福)


d2d008b8325321a06e6bdeddeac7af45.jpg


编辑:马钰春子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相关内容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