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好评返现”行为坚决说“不”
陈向阳
“双11”刚过去,“双12”又来了。如今网购时,快递盒子里除了自己购买的商品之外,还经常会多出一张小卡片。这些小卡片有着同一个目的——求好评。消费者只要按照商家的要求,凑够字数和图片,发送五星好评并截图,经店铺客服确认后就可获得金额不等的红包。这在热衷网购的人看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好评返现”本质上是商家花钱买好评,多年来一直是一个灰色地带。商家通过“好评返现”手段会影响买家作出公正评价,进而影响其他消费者的决策。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网上零售额达到了13.1万亿元,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9.04亿。在如此庞大的市场中,面对琳琅满目却“看得见摸不着”的商品,消费者往往会把商品评价作为重要参考依据。一些消费者为了返现的小恩小惠夸说产品质量好,甚至昧着良心点赞,导致大量好评不再具有参考价值。
话又说回来,那些为了蝇头小利给好评拿到返现的消费者,真的赚到了吗?俗话说,买家没有卖家精。“刷”好评的商户会对其他商户形成一定程度的“碾压”,长此以往,势必造成劣币驱逐良币,而一旦竞争者消失,这些“质量好”的商户,便有底气坐地起价,最终吃亏的还是消费者。部分消费者违心给商家好评,会损害和蒙蔽其他消费者,误导他人上当受骗,最终受伤的是全体消费者。
“好评返现”最大的弊端,就是违背诚信交易的市场原则,属于不正当竞争,涉嫌虚假宣传,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等重要法定权利。如果任凭发展,只会动摇互联网的诚信基石,破坏电商平台的信用体系,降低消费者的消费信心。
我们必须对“好评返现”行为坚决说“不”!消费者需要真实、客观的商品评价,商家需要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互联网交易需要一个规范的市场秩序。由此,亟须市场监管部门重拳出击,推进精细化管理,加大对“好评返现”等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严厉打击虚假宣传、虚构交易量、不实评价、商业诋毁等行为,建立“好评返现”黑名单,铲除电商领域这块“牛皮癣”。
从长远来看,“好评返现”无异于饮鸩止渴。无论线上线下,商家若要经营长久,最终还是要靠商品质量和服务;平台能否长久存续,也是取决于实力与信用。如果一个平台的信用评价体系建立在虚假根基之上,其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也会与日俱减。因此,治理“好评返现”的沉疴顽疾,政策、平台都要努力。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南都时评 | 背经典享免费 可推而广之
下一篇: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