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评论员:郝瑞铃
主播:孙贝贝
拍摄:时硕 耿毅卓
剪辑:席荣荣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6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3年经济工作时提到,要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其中有一点是,“群众敢首创”。
“敢”是有信心、有勇气,大胆闯,大胆试;“首”是创新要以人民为主体,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创”则是突破常规,迎接挑战,要让创新活力充分涌流。
“创新”是凝结在中华民族骨子里的精神,历史与实践证明,人民群众拥有非凡的创造力。
古时,河南媳妇嫘祖养蚕缫丝,制衣蔽体,推动农耕发展向前迈进;河南人杜康用粮酿酒,制酒业自此兴盛,“杜康酒”至今留名。这些先民的大胆尝试,不仅催生了新事物,更成为了产业和经济发展的源动力。
而今,美好生活还是由人民来创造。
乡村振兴需要人民干出来。平顶山市宝丰县赵庄镇大黄村村民抓住直播风口创新创业,从靠魔术表演糊口,摇身变成电商达人。村民人均收入增长了4倍,直播带货还带动周边乡镇近万人就业。
县域经济需要人民闯出来。商丘柘城万名辣椒经纪人带着三樱椒冲向全国,走向世界,把“柘城辣椒”打造成为价值60.52亿的品牌名片,产值达到20亿,全县20万人聚集在辣椒产业链。
产业集群自群众创业开始发育。自称“草根创业者”的陈海涛怀揣要“做全国第一安全气囊丝”企业的梦想扎根鹤壁,不仅做出了一家“专精特新”企业,还用自家的尼龙66原材料引来产业链上下游,聚起了鹤壁尼龙小镇。
可以说,创造力就是生产力,人民群众敢于创造的“闯”劲,就是经济发展的“韧”劲。
让群众敢首创,既要让其看到“前路坦荡”勇敢迈出第一步,也要解决其“后顾之忧”,让敢闯的人面对风险有退路,这就要求群众唱戏,政府搭台,用政策托底,留足勇于创新者的试错空间。
空间的打造,关乎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关乎稳定优质的要素保障,更关乎创新生态的制度保障。
《河南省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条例》将于明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创新”将被放在立法高度予以重视,我们可以期待,群众“首创”,豫来豫“敢”!
编辑:梁宏扬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感染后出现哪些症状需就医? 医生:不用恐慌 像感冒一样对待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