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轶柯,女,1977年12月出生于一个教育世家,镇平县石佛寺镇初级中学教师,从教25年。其家庭连续三代有11位教师,大部分在农村教育一线工作过。
祖父范省三,生于1907年,籍贯为河南省镇平县高丘乡徐营大队范营村,自幼爱好书法,从小饱读诗书,求学毕业后,秉承先祖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古训,潜心于教育事业,成为当地方圆几十里唯一的私塾教师,解放后,响应党胡号召,先后任教于内乡县大王庙小学和内乡县马山小学、镇平县高丘乡陈营小学辗转教书。在新中国刚成立初期,还曾兼任过农村地区扫盲教育工作,先后从教30余年。在任教期间,他治学严谨,对待学生非常严格,不少他教过的学生后来大多都成为当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
从教30年,范老先生一生治学严谨,为人正直,对乡亲们和蔼可亲,在世时多年坚持为方圆几十里的乡亲们坚持义务写对联。抗日战争期间,精通医术的范老先生救治过抗日战士,并让其在家养伤半年之久。解放后陈姓战士已经成为南召县一位有名的干部,非常感谢当年范大哥、大嫂对他的救助。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在农村进行扫盲行动时,范老先生在村里的扫盲班里任课,教广大的村民们认字、写字,为国家的扫盲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范省三老先生在世时,曾专程为村里年轻一代讲述家谱,教他们为人要“方正”,教育下一代要传承范氏家风,要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传承下去。他常常教育孩子们,做人要正直,要爱党爱祖国,要有家国情怀,要多学习,将来长大报效国家。在他的言传身教下,范轶柯父亲等兄妹四人先后成才,三位都成为了光荣的人民教师,为国家的人民教育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父亲范广太,中共党员,自河南省南阳教育学院毕业后,任教于镇平县第五高级中学,连续多年担任班主任工作,从教 40 年。由于他治学严谨,师德崇高,师生关系融洽,多次获得县委、县政府表彰,被评为“全县优秀教师”、“镇平县模范班主任”等荣誉称号。在任教期间,他送走了一届又一届的高中生,这些学生去到祖国各地,他们从四面八方寄来书信,日积月累范广太老师家里堆了厚厚的一大箱信,这是他的骄傲,每当提起这些学生,他脸上总是洋溢着自豪之情。由于工作需要,1989年范广太调入镇平县教育体育局教研室,担任地理教研员工作,任职期间连年被市教体局聘请参与全市中学地理试题编写工作。1998年被镇平县教委评为“中学地理骨干教师”,2000年被评为“中学地理高级教师”。
范庆华,范轶柯的大姑,从教 40 年。16岁参加工作后,在内乡县马山小学、镇平县高丘乡野鸡脖小学、镇平县高丘乡付寨村小学以及湖北省航空工业部附属学校任教,多年来担任班主任以及语文教学工作,在家乡乡村教学期间,每年都获得先进工作者奖。“大跃进”期间,还先后获得河南省、内乡县、镇平县的先进工作者奖。在湖北工作以后,曾获得湖北省“五讲四美”先进工作者,并出席了武汉市的表彰大会。范庆华老师在河南家乡工作期间所写的少先队工作经验,曾受到南阳市表彰大会,总结的经验材料被推广到南阳市区的各个学校。
二姑范文华,在内乡县宋沟小学以及城镇一小任教,长期工作在农村教学一线,连年担任班主任和语文学科的教学工作,多次获得县级以上先进教育者工作表彰,从教32 年。
大妈徐凤芹,曾在家乡高丘乡徐营小学任教,从教 12 年。
外祖父李建芝,先后于镇平县凤翅山小学有情山区学校任教,从教15年。
二舅李国钦,自内乡师范毕业后,先后在镇平县野鸡脖小学、镇平县高丘镇第二初中以及徐营小学任教,并先后多年担任学校领导和教学工作,从教32年。
妹妹范益青,从小多才多艺,擅长演讲与主持,自唐河师范毕业后,于2000年到镇平县涅阳二小任教至今,从教22年。她是一名优秀的美术教师,所辅导学生的美术参赛作品,多次获得市级、县级优秀奖,2007年被评为南阳市“师德标兵”;2018年被评为“镇平县师德先进个人”。
爱人樊文锋,中共党员,1996年自内师毕业后,在镇平县卢医镇初中、镇平县大奋庄中学、镇平县三高中、涅阳三初中任教,从教26年。
公公樊国浩,在镇平县唐家庄小学从教并担任过该校校长,从教40年,现已退休。
本人范轶柯,女,1997年自湖北省老河口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到镇平县石佛寺镇第一初中任教,2012年调入镇平县石佛寺镇初级中学任教至今,2020年被评为中小学高级教师。
参加工作以来,范轶柯爱岗敬业,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努力学习政治知识,加强思想道德修养,遵守校规校纪,团结同志,作风民主。在工作和生活中,她本着教育高于一切,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为了提高后进学生的成绩,她一次次家访,在淡淡的灯光下,和家长进行交流,到学生家里进行一对一的辅导。由于上完晚自习比较晚,为了部分走读学生的安全,在漆黑的夜晚她带着没有家长接的学生,穿过大街小巷,不顾小路的坎坷颠簸,一个个地将他们平安送回家,最后才带着满身的疲倦,返校到宿舍里做晚饭。学校的留守儿童比较多,学生生病了,她带着去医院看病,让身处远方务工的家长们解除了后顾之忧
正因为她的无私奉献和不懈努力,她所带班级从开学时全镇倒数第一,到后来连续数次考得全镇正数第一。她的工作成绩获得了家长和师生们的认可,刚毕业的第一个教师节她就获得了“全县优秀教师”的光荣称号。这个荣誉是对她工作的肯定,她在后来的工作中干劲十足,全力以赴,不辜负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
“舍小家,为大家”,是范轶柯认真工作的写照。在范轶柯的孩子还小的时候,因为她和同为教师的爱人都需要上晚自习,孩子没人管,记不清多少次因为上晚自习,将年幼的儿子放在教室外面的小板凳上让他自己玩,好多次听到他在外面咳嗽的声音,但她坚持把教学工作放在第一位,把学生放在最前,完成教学任务后再照看自己的孩子。最令她刻骨铭心的是有一次,她上完课发现原本站在教室外的孩子不见了,急忙回到家,发现他已经把电磁炉的插头插在了插座上,而锅里面的水已经因为沸腾溅到了电磁炉上,地上也满屋子的水。一询问,才知道原来孩子因为饥饿,学着自己做饭不小心把水桶里的水弄洒了一地!幸亏她回来及时,否则难以想象,孩子发生了意外,要怎么办?
2014年的冬天,范轶柯年迈的母亲心脏病突犯,父亲也肺炎发烧,他们双双住进了医院。当时担任初三毕业班工作,为了不耽误毕业班孩子的课程,范轶柯父母再三叮嘱她哥哥不要告诉她。直到父母出院,她才被告知,为此,她的内心充满了深深的愧疚。
多年的教书生涯,让范轶柯深有感悟,她说;“我们敢为人梯,吃也清单,穿也素雅。我们心怀淡泊,虽然平凡,但却能撑起祖国的未来。虽然清贫,我们的双手却能托起明天的太阳。”2006年5月,正在教室上课的她忽然一阵眩晕,同学和同事们将她扶到屋内休息,仍未有好转,经过到医院检查,发现她不仅患有严重的颈椎病,而且腹部还有不确定的阴影,后来,进行了详细的检查,确定是良性肿瘤。但是医生说随时也有癌变的可能,需要多休息,坚持治疗。她却为了耽误孩子们的学习,拒绝请假治疗,一边坚持上课,一边利用周末时间找专家进行保守治疗,从没因个人身体原因耽误学生一节课。学校里有老师戏称她为“拼命三娘”,还有人说她是“工作狂”、“铁人”,整天都是精神抖擞的,似乎永远也不知道什么是累。正因为她心中时刻装满了学生,不忘自己曾经的承诺,才使她忘却病痛,战胜病魔,长期奋战在农村教学的一线。
所有从容不迫的优雅,都来自厚积薄发的积淀。“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从教以来,范轶柯先后通过了河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专和本科毕业考试,同时还取得了河南教育学院的历史本科毕业证。她不断钻研教材,向教研员和教学专家学习,撰写论文,参与课题研究,积极参加县级和市里的优质课竞赛。她时时处处注意良好师德的形象的树立,工作之余,她坚持在南阳网宣传报道镇平县石佛寺镇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坚持不懈的努力让她先后获得南阳网十佳记者和十大版主的光荣称号。范轶柯还很有爱心,她先后自费救助过柳泉铺乡的贫困农民陈占芳和张林的先心病患儿以及身患癌症的孙安心老人,并为他们组织捐款,及时为他们送去爱心和温暖,让他们树立生活的信心和活下去的勇气!
在25年教育教学生涯里,范轶柯老师不忘初心,兢兢业业,潜心教育,精心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始终以一个优秀在人民教师严格要求自己,积极相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对本职工作尽职尽责,精益求精。所讲的优质课《汉武帝的“大一统”》荣获南阳市一等奖。本人所辅导的作文多次在南阳《作文与指导报》上发表,参赛学生作文多次获市县优秀作文奖。本人曾于2010年8月26日被南阳电台“独山夜话”节目访谈过;《南阳日报》2010年下旬对其进行过专版采访;其所写的“名班主任访谈”作品于2022年6月17日在全国《德育》报上发表。
范轶柯1997年、2014年被镇平县委、县政府评为“镇平县优秀教师”;2014年被评为“镇平县师德师风模范”;2019年被评为“镇平县名师”;2019年被评为“南阳市优秀班主任”;2021年被评为镇平县“名班主任”。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范轶柯一家积极传承范氏良好的教书家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她们在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扎根本职工作,用高尚的师德点亮自己的人生,不忘初心育幼苗,立德树人再创新的辉煌!
编辑:翟参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那年中秋——河南省镇平县石佛寺镇初级中学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