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记者走进南阳市一个普通村庄,聆听乡亲们的逐梦故事—— 三位农民眼中的十年变迁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记者走进南阳市一个普通村庄,聆听乡亲们的逐梦故事—— 三位农民眼中的十年变迁
作者:  李明建 杨青晓

二十大时光 |

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记者走进南阳市一个普通村庄,聆听乡亲们的逐梦故事——

三位农民眼中的十年变迁


辣椒城.jpg

小辣椒成了刘岗村的支柱产业,带动周边农民增收致富。图为新农辣椒专业合作社的工人们在初步加工辣椒。全媒体记者 周 梦 摄

  宽阔的马路,成排的路灯;辣椒城里车来人往,制衣厂内工人紧张有序……这里不仅有酒店、食堂、加油站和集贸市场,有幼儿园、小学、二级综合医院、医养中心,还有记录时代变迁的村史馆。10月15日,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记者走进唐河县城郊乡刘岗村,聆听乡亲们的逐梦故事,感受农村十年巨变。

  贾群成眼中的产业之变:

  “小辣椒带火群众好日子”

  刘岗人没想到,小辣椒不仅让刘岗村红遍全国,更让他们的日子红红火火。

  全国农业劳模、唐河县新农辣椒专业合作社创办人贾群成,是刘岗小辣椒种植引路人。说起刘岗之变,他饱含深情:“小辣椒改变了我,也改变了刘岗村,更改变了刘岗人。”

  “十几年前,乡亲们守着穷岗薄坡,日子过得紧巴巴。为让大家过上好日子,我说服乡亲们种辣椒。开始不少人想不通,冲着我说,辣椒卖不出去就拉你家,让你蒸辣椒馍吃。”

  后来,贾群成没吃上辣椒馍,倒是村民们靠小辣椒过上了好日子。如今,说起贾群成,大家心里跟明镜似的,忘不了他的好——

  为让大家种辣椒,他办培训班、建示范基地,无偿供种、免费推广新技术……

  为给辣椒找销路,他自带干粮,背上样品,没日没夜地往全国各地跑……

  说起这些,贾群成淡然一笑:“那时就一个念头,找到买家,让乡亲们的辣椒能卖个好价钱。有时一天就吃一顿早饭,哪怕脚磨出泡,腿跑肿了,也不在乎。”

  至今,贾群成对乡亲们满怀感激。他说:“没有乡亲们支持,就没有我的今天。没有刘岗和周边村镇1.8万户农民的30万亩小辣椒,也就没有我和全国800余家客商、20多家大企业签订的购销协议。”

  “小辣椒带火群众好日子。”刘岗及周边村,家家户户围绕辣椒挣钱,带动了群众建房置业、开店经商。如今,千余口人的刘岗村,逐渐蝶变成辣椒产业支撑、数万人创业致富的新型集镇,这里的辣椒城被原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定点市场,这里成了全国辣椒市场行情的“晴雨表”、当地社员农民增收致富的“信息部”。

  如今,新农辣椒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国家级示范社,有会员2300多人。合作社创办了华晟辣业食品有限公司,建成了年产1000吨辣椒调味品加工生产线,产品畅销鄂豫皖等10余个省市。

  王华立眼中的教育之变:

  “为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刘岗小学,是刘岗人引以为豪的地方,也是群众眼中最大的变化。

  说起刘岗小学之变,校长王华立说了四个字:“翻天覆地。”

  “十年前,学校小,还简陋。2014年、2015年先后两次扩建;2017年新建18个班的教学楼;学校购置了先进的教学设备,建成了多媒体教室;今年,学校又为老师们建设26套周转房……”

  不过,王华立感受较深的还是教育理念之变。他说:“党中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才是核心。我们提出办负责任的学校,做负责任的教师,以教学质量为中心,不设无用之岗。”

  王华立说:“孩子们就像一张洁白无瑕的纸,只有通过老师的言传身教,把德育渗透到课堂教学、课间及社团活动等环节,才能从点滴小事中养成良好习惯,为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十年来,刘岗小学早已声名远扬。学校辐射周边13个村,在校生由原来的400多人增至600多人,在去年全县升级晋位评比中,刘岗小学跻身全县同类学校前列。

  田庆伟眼中的医院之变:

  人人都能“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中原德孝模范”、刘岗医院院长田庆伟说起刘岗之变,总会说医疗卫生条件越变越好,村民人人都能“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田庆伟说:“以前刘岗人看病不方便,大病小病都得往县城跑。现在好了,刘岗医院升级为二级综合医院后,科室齐全,不仅有急救中心,还与郑大一附院、市中心医院等合作,打造卒中、胸痛两个治疗中心。”

  刘岗医院还兴建了养老中心,现在,刘岗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和康养服务。

  田庆伟感叹:“富起来的刘岗人逐渐树立了科学健康观,大家开始重视体检、及时看病,更多老人走进养老中心。我们将按照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标准改扩建,床位将达到500张,养老中心床位350张。”

  数据显示,刘岗医院年门诊量13万多人次,年住院5000多人次,辐射方圆15公里的群众,养老中心相继入住150多位老人。

  星光不负赶路人,江河眷顾奋楫者。记者看到,刘岗十年之变还有很多,无论是人畜饮水工程、电网改造,还是幼儿园、夕阳红敬老慈善学校;无论是农技推广站,还是雅鑫制衣厂,都是刘岗人追求美好生活的见证。

  谈起刘岗,城郊乡党委书记邢松说:“刘岗村的十年之变,基本实现了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这是人民至上执政理念的生动体现。”

  在刘岗村,记者惊喜地发现了一座小小“村史馆”,这里是刘岗人的精神家园,记录着刘岗人从明洪武初年垦荒种田、筚路蓝缕的历程,记录着刘岗人在党的带领下续写乡村振兴的篇章。

  变哉,刘岗;美哉,刘岗!(全媒体记者 李明建 杨青晓)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