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黄的麦子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金黄的麦子
作者:  易佰福

image.png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王安石的《初夏即事》,将古代麦熟季节的风物和人情,用这两句淳朴的诗呈现得一览无余。从小满到芒种,从中原到北方,麦子随着季节的暖风,一茬一茬次第成熟。风吹麦浪,摇曳金黄!久违了的新麦的香味拂面而来,我们正迎来一年一度象征收获的三夏大忙季节。


image.png


  麦子将熟未熟之间,味道最为鲜美。老魏我们小时候,总会在这个时节,烧一把新麦解馋尝鲜。选那些既饱满又较嫩一些的长穗体,一根火柴就可以烧一把麦穗儿。麦芒与麦壳自燃发出的热量恰到好处地将麦粒儿烧熟。烧焦的麦穗儿放手心轻轻地一搓,鼓起腮帮用力一吹,留在手心里的便是一小窝脱了壳的熟麦粒。


image.png


  烧好的麦粒圆鼓鼓、颤微微、绿碧碧,通身透着焦焦的香味儿,吃到嘴里,香到心里。过去在乡下,麦子青黄之时,顺手在田间割上一把青稞子回家,把麦秸剪下,把麦穗放在笼屉上蒸熟,再放在簸箕里搓掉麦皮,然后,孩子们每人分一小把,放在嘴里,越嚼越粘、越嚼越香,特殊的麦香萦上心头。


image.png


  南阳乡下,过去还有煮“青麦水”的习惯。把青黄麦子提前晒干,天热时,用它烧一锅清水,即能品尝麦子的清香,又能防暑降温。到了冬天,一家人围坐在火炉旁,煮一锅青麦子,大家喝着麦水,嚼着麦香,更是别有一番风味。当然南阳农家更普遍的,是做新麦粥。将新打下的麦粒,用碾子粗粗碾过,用大铁锅慢慢熬黏,吃到嘴里香、软、绵、滑,咽到肚里,回味悠长,齿间留香。


image.png


  麦收一到,便进入了夏天。人们除了争着品尝新麦面、新麦馍,吃凉面、吃捞面的人多了。天气炎热,胃口差了,只有利闪闪的捞面条,才是这个时段的饮食主流。不论是凉面、蒜面,还是各种爽口面食,老魏家的易佰福牛肉酱、易佰福香菇酱、辣椒酱,都是人们离不了的下饭好手。易佰福黄牛肉酱系列品种多样、荤素兼具、口味齐全,让你的凉面捞面变的简单而又别致。


image.png


  老魏出身御厨世家,是赊店魏氏牛肉酱传承人。他的易佰福牛肉酱系列,是“南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同时也是省商务厅授予的“河南老字号”品牌。产品线包括易佰福黄牛肉酱、鲜椒牛肉酱、香菇牛肉酱、杏鲍菇牛肉酱,鸡肉酱,香菇酱、杏鲍菇酱、辣椒酱,XO干贝酱、油泼辣子等多项品类。可谓应有尽有,是我们夏天餐桌上不可缺少的提味妙品。


image.png


  老魏的易佰福牛肉酱坚守祖训,在晒酱发酵、牛肉烹煮、调料配方等环节,一直坚持传统手工和祖传秘制,让这一中原酱品穿越百年,依旧保持最初的本真口味。易佰福坚持原产地风味,食材上选取南阳黄牛、西峡香菇、淅川辣椒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让易佰福这一南阳特产,不仅留住了盆地风物的岁月年轮,更承载了饮食文化的中原情怀。(易佰福)


image.png


编辑:王鹏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