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阳的文明探源
白振国
沁园春·文明探源
华夏血脉,赓续传承,奔涌激荡。叹五洲四洋,文明古国;南北东西,尽付长殇。长城巍巍,黄河汤汤,珠峰矗矗九天上。任仰俯,量中华胸怀,雄鸡高唱。
人文始祖炎黄,泽被千秋万世景仰。高擎玉钺,张弛大弓;围城建“都”,兴农渔养。观天授时,岩石文化,白如玉德和万邦。放望眼,文明核心区,惟我南阳。
3月31日获悉南阳黄山遗址入选“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喜讯,即作。
2020年夏,相关领导和专家在黄山遗址现场考察。从左至右:时任南阳市文广旅局党组书记、局长白振国,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时任唐河县委书记周天龙,安徽省原副省长黄海嵩,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黄山遗址考古领队马俊才。(资料图片)
近年来,南阳的文化大发现、考古大发掘、权威大认定,领导大重视、群众大关注和媒体大报道进入高光时刻。中华文明探源南阳提供的答卷已徐徐打开,款款走来。这里倒叙几件文化大事。
刚刚,2022年3月31日黄山遗址入选“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22年3月18日,黄山遗址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2021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2022年3月14日,黄山遗址入选“2021年度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2022年3月14日,南阳夏庄墓地(俗称“不见冢遗址”)入选“2021年度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2021年1月24日,中国科学院大学认证“南阳圆盘状岩画是目前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天文台”;2021年1月18日,不见冢遗址大型车马坑中发掘的“天子驾六”横空出世,震惊中外;2019年5月26日,中国先秦史学会召开“中华文明探源与南阳历史地位考察研讨会”,认定“南阳是中华文明探源核心区”“南阳岩石文大量存在”;2018年5月15日,人民日报客户端对全国135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定位时,认定“南阳是古丝绸之路源头之一,丹阳之战和刘备三顾茅庐发生在这里”;2018年5月12日,中国先秦史学会认定南阳是“中华晁姓祖根地”“王子朝奔楚地”;2014年7月1日,世界岩书岩画研讨会在鸭河工区召开,世界岩画主席罗伯特·贝纳里克题词称“这一拥有数以万计凹穴的岩画群是截至目前发现的最壮观的,当属世界之最。鸭河工区的岩画群因此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文化丰碑”。2012年6月,《方城岩书岩画》由海燕出版社出版,这是研究南阳岩石文(岩画)的第一本专著,书中首提“岩书岩画”是甲骨文之前的文字;2011年5月13日,中国长城研究会、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认定南阳楚长城是“天下第一古长城”;2010年4月16日,河南省姓氏祖地与名人里籍研究中心认定“方城是中华曾氏祖根地”,方城八里桥遗址是“古缯国”遗址。
其间,2021年8月23日,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整理出了202处夏文化及先夏文化相关遗址;2021年6月21日开始,央视《探索·发现》栏目连续播出《南阳东周大墓之谜(不见冢遗址)》3期,还有12期尚待播出,每期近40分钟,在社会引起广泛关注;2020年5月4日开始,《探索·发现》栏目连续播出《南阳黄山遗址》4期,每期近40分钟,在全国引起极大反响;2020年4月5日开始,《河南日报》连续刊发《南阳岩石文(岩画)试读》系列研究文章10篇,占16个整版。上述发现、发掘和研究认定,新华社、科技日报等媒体作了大量报道。
基于此,著名考古学家、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王巍,考察南阳后题写“文明在宛”;著名考古学家、“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专家李伯谦,考察南阳黄山遗址后题写“中华瑰宝·千年一遇”;著名历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先秦史学会原会长宋镇豪,考察南阳后题写“南阳·中国文明核心区”“中国南阳·人文先声”“六通四辟·毓文致远”“南阳原史·文明之光”……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我心中的灯塔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