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县:增进民生福祉暖人心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淅川县:增进民生福祉暖人心
作者:  孙双涵 杨振辉

淅川县:增进民生福祉暖人心


  对全县1988名因病、因残、孤老等“六种情形人员”到“四集中”机构进行托养

  已建成养老机构81个,总建设床位5177张

  今年年初以来,该县“政康保”理赔293万余元


  “‘时间储蓄银行’就是你现在为老年人提供义务服务,当你有需要时,就可兑换相应时间的免费服务!”10月15日,在淅川县政和小区,社区工作者正在向群众宣传一项新政策。

  据了解,今年9月份以来,该县开始试点运行“时间储蓄银行”养老模式,该模式只是淅川县积极探索养老发展模式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县多举措加强民生保障,大力兴办民生实事,解决民生难题,以看得见的变化回应群众的关切和期盼,切实兜住民生底线。

  为保障特困群众同步小康,该县坚持党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紧盯全县困难群众中无自理能力、半自理能力和高龄独居分散特困供养人员等特殊贫困群体,采取乡镇敬老院集中供养、社会福利机构集中托养、卫生机构集中治疗康复、村级幸福大院集中托管的“四集中”兜底保障模式,高位部署、整合资源、精准施策,让困难群众老有所养、弱有所扶、病有所医。

  去年5月,中共淅川县基本保障联合党支部成立,淅川县民政局、乡村振兴局、卫健委、住建局等行业部门联动发力,对全县1988名因病、因残、孤老等“六种情形人员”到“四集中”机构进行托养。

  淅川县60岁以上老年人有9.8万人,占总人口的18.26%。为了更好完善养老服务体系,近年来,该县逐步建立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养老服务全覆盖建设。

  在建设运营方面,充分利用智慧养老平台,全面打造社区养老服务“五位一体”功能,盘活“公建民营”方式,提供“六助服务”到户到人,实行普惠制收费价格,让社区老人吃得起,住得起,玩得起,并逐步推广居家养老生活习惯。

  截至目前,该县已建成养老机构81个,其中乡镇敬老院15个,幸福大院12个,日间照料中心36个,社会养老机构18个,总建设床位5177张。

  今年以来,为了让困难群众在报销医疗救助时“少跑一趟路、少进一扇门”,该县民政部门积极对接县医保局、乡村振兴局等相关职能部门,进一步利用医保平台数据,有效整合医保措施实现“信息共享”,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从今年1月1日起,县外就医诊疗需“政康保”五次报销的,群众都可按属地管理到所在乡镇卫生院办理报销。

  据了解,自今年年初以来,该县“政康保”受理94364人次,理赔293万余元;“政福保”受理51人次,理赔97万余元,帮助困难群众抵御了天灾人祸,群众满意度得到进一步提升。(特约记者 孙双涵 杨振辉)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