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野县上港乡小五村始终按照“农业生产特色化、特色产业规模化、规模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思路,率先培育洋葱产业,培训种植能手,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农民信息员,使洋葱产业迅猛发展,成为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成为乡村经济的主要增长点。
发挥党支部作用,培育洋葱产业。小五村地处上港乡北部,由5个自然村组成,有村民3980人,耕地5200亩,沙质土壤,适应于各种农作物生长。小五村种植洋葱已有10多年历史,是该村逐步培养出的特色产业。早在20年前,有农民零散种植洋葱,技术不太成熟,产量也不太高,属于自给自足的种植。2009年,经过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多次考察论证,认为洋葱种植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大,应作为特色产业持续发展下去。村“两委”通过“三个坚持”引导村民种植。坚持宣传引导。每到洋葱育苗、移栽、收获的季节,村“两委”就积极组织村民到葱农的田间地头,看育苗栽种,看管理保护,看收获收成,现场讲解,现场宣传,引导村民积极种植。有几年,村里还带领几户种植成功、很想多种的村民赴山东考察学习,看市场销路、看加工出口,引发了大家的极大兴趣,种植面积一年比一年多,到2020年种植面积发展到3020亩,占全村耕地的58%。坚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借助项目,将水泥路修到农田,将老桥建成新桥。10年来,先后打机井140眼,保证了种植的需求,改善了生产条件。如今,修桥修路更加便捷,不少种葱大户自愿捐款,改善硬化道路,使运输车辆开到地头。坚持为种葱农户流转土地。为实现“农业生产特色化,特色农业规模化,规模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村“两委”竭力为种植大户流转土地。利用干部威信高、公道正派、群众基础好的条件,积极做农户工作,为种植大户流转土地,开展规模经营。先后为田理彦流转600亩,为李义流转300亩,为田富勇流转200亩,可谓形势喜人。同时,积极培育农民市场意识,培养大家的抗风险能力,使这一阳光产业得以持续发展。
洋葱收获
发挥专业社作用,服务种葱全程。随着种植的发展,小五村诞生了一部分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他们为服务生产而生,为销售葱球而存,先后有专业社7家。他们在村“两委”的支持下,“三个优化服务”,搭好台唱好戏。新品种优化服务。起步阶段的洋葱品种不优良,葱农有顾虑。近年来,专业社瞄准市场,不断引进新的优良品种。先后有“环球”、“帝皇”等当家品种,投产后苗壮球实产量高,很受群众欢迎。该村富阁洋葱专业社将眼光放在海内外,同山东金马集团合作,引进新品种,在村试种,当年就取得好收成,被命名为“福阁1号”、“福阁2号”。正是有了优良品种,才能让亩产获收10000-15000斤。新技术优化服务。专业社一项重大工作就是免费为葱农培训技术。专业社在育苗期间,推广新品种、教授新技术,让葱农牢固掌握。在移栽期间,专业社召集葱农在田间地头培育移栽技术,手把手教会大家施底肥、覆膜和移栽,在关键时为大家撑腰。在收获前期,富阁洋葱专业社开展“洋葱争霸赛”活动,分为单球最重、球数最多等奖项,来验证品种优劣、产量高低,从而激发起葱农种植的积极性。在培训期间,村里除了邀请种子厂家的技术员外,还聘请县农艺师来村指导,介绍土地营养含量,培训技术要领,让葱农听得明白,记得实在。销售优化服务。专业社以葱球销售为已任,广泛联系终端客户经销商,将洋葱产品销往外地,经过多年的经营,专业社已和客户建立了良好的购销关系,签订收购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并竭力遵守执行。富阁洋葱专业社已与上市公司连云港金马集团建立了10多年的供销关系,仅此一家就能包销全村葱球,解决群众卖难问题。专业社还有一个主要功能,就是担任信息员工作。他们结合自身销售种子、肥料信息,再和其他专业社联系,就能判断出本村销售形势。他们十分关注市场行情,特别留意终端客户信息,力争为葱农争取利益,确保葱农收成。当客户前来收购时,他们热情接待,介绍各户葱情,供客户选择。积极联系葱农,保证装满车外运,从而保证了市场的活跃度。
发挥种植户作用,持续勤劳收益。产业离不开规模,规模推进产业。为让更多的农户投身洋葱种植,小五村持续坚持“三动”推进。党支部推动贫困户种植。为使全村47户82名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村支部、村委会制订了帮扶计划,利用3年时间,让贫困户种上洋葱,共同走上致富之路。他们一家一户地动员,让壮年劳动力种植洋葱。贫困户田西献看到了商机,在村党支部的鼓励下,流转20亩耕地,一家种葱32亩。他勤奋劳动,细心学习技术,购买拖拉机耕田,严格按技术劳动,亩产达14000斤,当年成功脱贫,被传为佳话。在他的影响和支部的帮助下,全村34家贫困户都种了洋葱,靠勤劳和专心,都顺利甩掉了贫困帽子。葱农主动加入洋葱种植队伍。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农户看的是党支部。在党支部多年的鼓励下,全村有230多户喜种洋葱。他们种植新品种,学习新技术,跟着大户勤奋管理,很快就学到了一套过硬的种植技术,产量逐年提高。有的村民很注意种植管理总结,将种子培育时间、移栽时间、上市行情记在笔记本上,以后每到节令和种植节点,都提前做好准备,打好主动仗。有的村民将洋葱管理编成顺口溜,便于记牢。如“浇水见湿见干,打药一轮6天”等,做为种植心得,牢记于心。有的村民技术过硬,纷纷被邻村请去当技术员,指导更多人生产,成为人人尊敬的“香饽饽”。在勤奋努力下,仅2021年,村民的亩产都在10000-15000斤之间,每斤收入0.60元,亩产在6000元以上。种植大户带动。经过多年的种植,小五村走上了一条“党支部+专业社+种植大户+农户+贫困户”的模式,其中大户种植可圈可点。他们种葱喜欢规模,抗风险能力强,看准机会毫不犹豫地干了起来。田理彦一户种植600多亩,扣除成本,2021年收入100多万元。李义一户种植300亩,2021年一季收入50多万元。田富勇种植200亩,一季收入30多万元,在该村很有说服力。在他们的带动下,村里种植10亩以上的有40多户,带动村民普遍种植,勤劳增收。这些大户还拉动了价格,使批发价一直稳中有升,带动了村民增收。 (通讯员崔国安)
编辑:杜增波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我为群众办实事】唐河县郭滩镇:多举措扎实开展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征收工作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