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美民富产业旺 乡村振兴新画卷
——南阳市“千企帮千村”活动掠影
南召县太山庙乡光伏产业扶贫照亮致富路。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陶渊明笔下美好的桃花源村,是千百年来人们追寻的梦想家园。如今,行走在宛城大地,人们发现“桃花源村”随处有,美丽乡村更胜之,农民生活更幸福。
社旗县大冯营镇采用“基地+”模式,带动群众增收。
——在内乡县余关镇子育村,河南仙鹤特种浆纸有限公司扶贫车间内机声隆隆,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农忙时下地,农闲时上班,平均每月工资2500元以上;
——在西峡县回车镇黑虎庙村,由仲景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资助修建的宽敞道路穿村而过,有效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
——在镇平县柳泉铺镇大马庄村幸福大院内,爱心企业送来了牛奶、水果等慰问品,老人们与企业志愿者交流谈心话家常,乐得合不拢嘴;
…… ……
淅川县九重镇邹庄村引进农业企业,发展特色种植产业,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内乡县牧原国际食品城一期工程投产以来,为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800个。
桐柏县月河镇鑫海电子有限公司通过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帮助贫困群众端稳就业饭碗。
一个个乡村脱胎换骨,一张张笑脸洋溢幸福,竞相展示着村美民富的美好生活。长期以来,南阳市始终把开展“千企帮千村”行动作为构建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大扶贫格局的重大工程,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与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同考核,确保打好“主动仗”。
宛城区红泥湾镇为贫困群众发放金融扶贫贷款。
卧龙区潦河坡镇沟口村贫困群众在帮扶企业技术人员指导下发展养殖产业。
西峡县五里桥镇封湾村返乡创业人员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开办企业,帮助周边群众增收致富。
立足特色优势产业,帮助实施各类项目1300多个;利用扶贫车间、公益岗位等方式,吸纳贫困劳动力1.6万人;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向群众传授实用技术,帮助3.2万名贫困群众靠技能脱贫;采取企业内部采购、向外包装推介双向流通方式,帮助群众打开销路;700多家企业捐助1.2亿元,用于帮扶村道路、幸福大院、环境整治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特困人群提供服务救助……截至目前,全市实施产业帮扶企业1643家,投入帮扶资金近15亿元,结对帮扶2561个村(含市外),惠及贫困人口30万人。(全媒体记者 王鸿洋)(图片均为资料照片)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党建“红”+政策“明”——新野县开展“弘扬爱国奉献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