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教学模式”的有益探索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教学模式”的有益探索
作者:  刘海志 杜少朴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立足高职院校课程教学实际,打破思政课、通识课和专业课的学科壁垒,积极探索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教学模式。

  

  牢固树立“大思政”的教学观念。“三全育人”理念的提出,就是构建“大思政”的工作格局。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就课程育人来说,将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识选修课、专业课结合起来,打造出三位一体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将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到教育以及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开展课程思政能够有效地将专业教育、专业技能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更能贴近学生实际和贴近学生专业实际,能够收到更好的效果。

  

  实现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价值引领的统一。不论是思政课程还是其他各类专业课程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都要将“立德树人”作为育人的目标,因此为了实现这一任务,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立德树人”进程中引领作用,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在价值引领上的统一。通过思政课程与各专业课这两类课,一起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引导,不断提升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从而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搭建各门课程之间的教学合作平台。搭建学科间的教育教学合作平台,从而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在育人方面互相交流,实现更好的育人效果。各学科之间的教育教学合作平台可以分为线上和线下两种类型。可以通过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资源库以及开设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公众号等线上的平台。此外,还可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讲座、论坛以及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实践活动等线下方式,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专业课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教学,是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要求,也是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必然要求。思政课程协同课程思政教学,就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外各门课程以及任课教师落实“三全育人”要求的有效切入点。(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刘海志 杜少朴)


编辑:杜增波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