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旗县李店镇:土地流转产业旺 乡村振兴“新引擎”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社旗县李店镇:土地流转产业旺 乡村振兴“新引擎”
作者:  常杰敏

       近年来,作为首批乡村振兴试点镇的社旗县李店镇党委、人大、政府召开党政领导班子会,形成共识,把土地流转,规模化发展特色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取得了明显成效。

 微信图片_20210929111024.jpg社旗县北杨庄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大棚内的蔬菜生机盎然。

     

       地处社旗县“南大门”的李店镇,G234国道贯穿全境,在这段国道上,有两处设有“西行2.5km,乐悠山生态观光园欢迎你”的路标牌格外醒目,它指的就是社旗县李店镇湾刘水库库区乐悠山生态观光园。每当周末或节假日,到这里的游人络绎不绝,采摘、赏景、休闲、戏水、垂钓、用餐、露营……纷至沓来的游客将占地两千余亩的生态园渲染得热闹非凡。

  

  这片昔日的荒岗坡地、水库滩涂,起初在李店镇党委、人大、政府制订的利好政策下,通过土地流转,在回归乡贤郭长玉几年的精心打理下,不仅栽植软籽石榴和优质桃、杏、葡萄、梨等林果2500余亩,还带动发展起野炊餐饮、儿童乐园、水上竞技、露营住宿等一系列休闲娱乐项目,岗染丹青,坡披绿装,四季花香,三季果鲜,郁郁葱葱的“美丽产业”汇成了五彩绚烂的美丽风景。

  

  好风景换来好“钱景”,乡村振兴活力倍增。特色林果不仅带来了三产的兴盛,更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据郭长玉介绍,乐悠山生态观光园为附近村民尤其是贫困群众搭起了创业就业的平台,季节性用工600余人,固定用工40多人,加上贫困群众在林果基地承包经营,已带动157户贫困户实现就业增收,脱贫致富。

  

       这只是李店镇通过土地流转发展特色产业,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日前,在常庄村,由省人大代表、该村党支部书记李连文创办的、占地600亩的盛阳家庭农场林果基地一派丰收繁忙的景象,一群游客穿梭在收获后的豆角、丝瓜、葡萄等果蔬田间,参观考察“果蔬套种”技术,一个个兴致勃勃;在青台古镇南边的墁岗,竖立在G234过道旁的”社旗县北杨庄果蔬种植宛东御梨基地“的招牌格外醒目,地头公路边的冷储仓房外,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地装箱、上车、外运;已经采摘完的宛东御梨树下,千余只散养的生态鸡、鸭、鹅正在林间自由自在地穿梭、觅食……人大代表、北杨庄村党支部书记詹东玉介绍说,“通过土地流转,我近几年创建的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势头很好,有三户贫困户在农场承包林果独立经营,自己当上了老板,50多名贫困群众在基地务工变身产业工人,实现了就业增收致富,助力了一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优化结构,突出特色。近年来,该镇立足于河流、水库涵养功能区定位,依托独特的自然条件优势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积极培育壮大乐悠山生态林果、满义设施蔬菜、供港蔬菜、福之口蔬菜等基地及前期的盛阳家庭农场、丙玉蔬菜、朱庄艾草、超志王大樱桃、北杨庄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等一大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以及”党员干部(人大代表)+合作社“等经营模式,依托紧邻河南省农业科技示范产业园区的区位优势以及与河南农业大学果树研究所建立的合作关系,大力发展猕猴桃、优质桃和葡萄等特色林果产业,大力打造种、游、乐、餐生态农业产业链条俱全的农业综合体,拓宽了创业就业渠道,带动了当地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致富。

  微信图片_20210929085119.jpg

9月27日,李店镇镇长刘旭(右一)到栗盘村实地查看协调”正大“企业征地、土地流转事宜。 


      据悉,目前该镇通过土地流转共发展果蔬面积达4万余亩,培育各类果蔬种植产业专业合作社97家,年产优质果品超过2500万公斤,果蔬人均收入达5000余元。果蔬产业逐渐成为生态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新引擎,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美,加快了乡村振兴的步伐。


编辑:杜增波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