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网网评 | 让新职业成为就业“蓄水池”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南阳网网评 | 让新职业成为就业“蓄水池”
作者:  陈向阳

让新职业成为就业“蓄水池”

陈向阳


  火热七月,既是毕业季,也是就业季。

  909万名应届高校毕业生,怀揣梦想开启新征程。有的选择去基层的广阔天地施展抱负,有的选择创新创业到市场的大海中去搏击风浪,有的选择继续深造提升竞争力……不同的路径,共同的成长,不懈的努力,只因肩上这份对未来的期许和担当。

  科技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职业正朝着高价值、数字化、个性化方向发展,一系列新职业从无到有快速生长,使就业市场出现了许多引人注目的新变化。其中,基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网红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迅猛,由此一大批新的就业岗位正呈雨后春笋之势破土而出。比如,现在流行的直播经济,淘宝直播相关数据显示,直播已衍生出超100种新职业。与传统就业岗位相比,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催生的新职业、新工作是一片无比广阔的“就业蓝海”。

  不断涌现出的新职业、新岗位,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人生出彩的机会和舞台,也给他们加强自我学习、自我迭代提供了更高要求。高校毕业生就业应转变思路,开阔视野,关注经济新业态,找准适合自己的新的就业创业机会,一展身手,成就自我。

  让大学毕业生积极拥抱新职业,还需要政府、高校和家庭合力而为。各级职能部门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以及新业态吸纳就业的新特点,结合供需双方的新情况,开展多种形式新业态招聘会,引导高校毕业生到这些领域创业发展,并加大创业政策支持和创业指导帮扶力度。

  就业乃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一个持续性问题,政府、社会、高校、企业等要多渠道、多层次帮助毕业生拓展就业市场。作为毕业生,找工作关键是要有好心态,既要关注传统行业,更要关注新业态,积极拥抱新职业,让新职业成为就业“蓄水池”。

  新职业意味着新机遇,它之所以能引发关注,归根结底是因为它代表了新方向。不少新职业虽然“年龄小”,但需求大、分工细、专业度高,对于解决就业问题很有助益。毕业生要积极顺应发展趋势,努力掌握与新职业相匹配的能力,抓住就业机会,才能在人生舞台上实现自身价值,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南阳网网评 | 愿每个人优雅地老去
下一篇:没有了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