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阳:汉画像砖上的杂技艺术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河南南阳:汉画像砖上的杂技艺术
作者:  王歌燕

河南南阳:汉画像砖上的杂技艺术


微信图片_20210624153439.png


微信图片_20210624153448.jpg

  名称:平索戏车、车骑出行画像砖

  类别:画像砖

  年代:西汉晚期

  文物原属:新野县樊集乡

  1985年,新野县文化局进行文物普查时,在县城北约12公里的樊集征集到十数块颇有价值的画像砖。相邻的樊集二中,建校时曾发现汉画像砖墓多座。因此,对樊集吊窑的文物保护工作引起了各级文化主管部门的关注。南阳地区文物工作队先行对该区域钻探,然后报批发掘,樊集吊窑位于墓区中心,东为潦河故道,地势高亢。1987年4月,南阳地区文物工作队赵成甫在新野县樊集乡吊窑M39发掘出土此画像砖。根据南阳地区已发掘的汉画像石砖墓的形制、随葬器物和画像内容风格分析,该画像砖的制作时间为西汉晚期。该墓主人应是中小地主阶层的人物。

  该画像砖为长方形,高35.5厘米、长119.5厘米、厚5.5厘米。1987年4月,由南阳地区文物工作队在新野县樊集乡吊窑M39发掘出土,1992年被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为一级品珍贵文物。收藏于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目前在南阳市博物馆展出。

  画像左有飞驰的两戏车,车上各竖一橦(chuǎng,古代指旗杆、桅杆等)。前车橦端蹲一伎,右手拉软索,左手拽一伎之足,此伎身体悬空,几乎与软索保持水平。橦杆中段,一伎双手握橦平衡。后车顶端与软索相连,一伎缘橦。软索中间,一伎双脚倒挂。右有拱桥,桥下一人荡舟。鱼、龟在水中游动。桥上是车骑出行,主车两马骈驾,驭手执辔,主人端坐。前有导车和导骑,导车一马,一驭手,一乘者;骑吏掮棒。桥右二小吏曲身恭迎。车骑出行上方,一人持杖追逐两兽,右上方二人持剑格斗。

  画像左部的戏车内容,是全国其他地区汉画中未曾有的。在这块画像中,两戏车各用飞车挽引,橦间用平索相连。伎人在疾驰的戏车上,在空中履索、倒挂、寻橦。这是把几种杂技糅合在一起的难度极高的百戏,远远超出了文献记载的水平,是研究汉代杂技艺术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王歌燕)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