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每个人优雅地老去
陈向阳
据央视报道,目前在北京,一天增加500多位老人,其中80岁以上的120多人。银发浪潮像涨潮时追赶双腿的大浪,不容我们忽视。
按照联合国的标准,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该地区即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2.6亿,占比18.70%,意味着我国已经十分接近中度老龄化社会,且人口老龄化速度还在逐年加快。
晚年孔子说自己“不知老之将至”,但一个人口老龄化社会却不能“不知老之将至”。认识老龄化的基本国情,人人“知老”“尊老”,就能以制度优势、文化优势,创造一个老年友好型社会,让每个人都能满足对晚年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们的父辈包括我们自己都将会老去,如何以一种优雅的姿态渐渐老去,是摆在这个社会,摆在我们每一个人面前待解的命题。记得几年前微信群里热传一则反映日本老年社会现状的帖子——《如果今早我没有拉开窗帘,麻烦您帮我料理后事》,说的是91岁的独居老人伊藤千惠子,担心自己死后不能及时被人发觉,拜托邻居每天早晨看一眼她的窗帘是否拉开,靠一扇窗来维系与外界的联络,令人唏嘘不已。
小说家米兰·昆德拉说过一句话:“老人是对老年一无所知的孩子。”老人需要子女的亲情关怀,需要家人的陪伴照顾。桃花源记里“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就是说家庭里一老一小陪伴的幸福。我国将“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写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鼓励子女常回家看看。
央视有一条公益广告我至今记忆犹新:患老年性痴呆的父亲,将餐桌上的饺子装进衣袋,喃喃自语道:这是留给我儿子的,我儿子最爱吃这个。画外音配以“他忘记了很多事情,但未忘记爱你。”
人口老龄化,将成为贯穿21世纪的基本国情,让每个终有一老的人都无“老顾之忧”,我们有制度优势和文化优势。强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重视家庭伦理和族群邻里关系,都为缓冲老龄化压力,走“中国式养老”之路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资源。家庭是中国社会最牢固的纽带,“里仁为美”“远亲不如近邻”等观念,为现代邻里互助、社区养老提供了深厚基础。强化“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理念,让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可以使高龄化、老龄化同样成为一种人口红利。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愿余生,我们都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那个方式和期待的那个样子,从从容容体面优雅地老去。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南阳网网评 | 让孩子过个快乐的暑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