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退伍老兵的红色情怀
杜海龙给学生们讲解革命英雄故事。通讯员 倪源 摄
发扬革命军队的光荣传统,永葆军人本色。今年58岁的退伍老兵杜海龙40年传承红色文化,获南阳市、方城县道德模范和“文明使者”优秀志愿者等荣誉,成为方城县党史学习教育标兵。
讲解革命英雄故事。通讯员 倪源 摄
收藏红色史料 创办红色文化馆
1979年10月,杜海龙参军入伍。1983年他被树为“学习雷锋、张海迪标兵”;2013年,他将30多年来收集的红色文化剪报、藏书、珍贵文献3000多件,捐献给南阳师院;2014年,他发起组织公益志愿队伍,先后被6所学校聘为学雷锋校外辅导员。
40多年来,杜海龙始终不忘英雄人物和故事,他精心收藏红色文化史料数千件。2018年他开始着手创办方城红色文化馆、红色文化宣讲团,致力于红军岗红军河纪念碑林和独树镇红军学校筹建工作。该馆藏有红军长征、抗日战争、抗美援朝等时期系列珍贵党史文献和文物,前来参观者络绎不绝。特别是今年以来,相继接待省内外参观者上万人。馆藏的红色史料及文物教育感染着每位参观者;尤其是革命英雄人物连环画,受到师生们广泛喜爱。
2021年初,杜海龙组建了由蒋卫国、贾慧、张创、李华、刘萍、张辉等志愿者参加的红25军长征精神宣传小分队,对照红25军历史资料,在红军途经方城县境内的小史店镇过山庙、鏖战独树镇七里岗、徐沟红军宿营村、四里店镇善庄村等地,走进群众家中,挖掘红色故事,探寻红色足迹。
今年以来,他10多次义务带领省内外企业、学校等团队,在方城境内重走长征路,宣传红色革命历史,宣讲红军故事,激励接受党史学习教育的践行者从党的苦难辉煌历史中,坚定理想信念,凝聚力量,用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把我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忠实传下去,共创历史伟业。
不遗余力传帮带 健全红色文化网络
杜海龙的方城红色文化馆,得到著名军旅作家周大新,国防大学教授崔济温、党中奎少将的支持,不但为他搜集史料发起号召,还寄来红色书籍,积极参加弘扬红色文化的行动。
近年来,杜海龙相继帮助学校、企业等建立红色教育展览馆,无私捐献珍贵文物230件。在他的带动下,方城县释之街道北关社区建起了1200平方米的“红色文化记忆馆”,二郎庙镇陈堰村创建了红色革命村史馆。目前,方城红色文化馆,与红25军鏖战独树遗址、杜凤瑞烈士纪念馆、方城县规划馆,以及长征路上红军村等红色村史馆,相辅相成,形成红色教育网络,成为该县党史学习教育中的红色打卡地。
杜海龙用言行带动身边一大片人,影响一代代人。在他的红色文化馆里,红军帽、红星奖章、子弹带、煤油灯、肩章、铁叉等革命文物集中展示。该县许多学校设有“红色文化”橱窗专栏,同学们在参观红色文化馆后,把对红军的敬佩之情和真实感受写出来,在专栏里展示。
目前,在杜海龙的红色文化馆里,正在开展金一南将军《苦难辉煌》读书会,凡是来参观的人,都要朗读书中的一个篇章。(全媒体记者 郝春城)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解直锟先生带领中植与陕西临潼开展合作,实现双方互利共赢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