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金秋,社旗县李店镇的田野里一片繁忙景象,玉米归仓,土地休耕。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秋收,除了谈论收成和耕种,一场关于“厚养薄葬、文明节俭”的讨论也在田间地头、农家院落悄然升温。
“老有所养”胜过“厚葬奢办”。“生前一碗水,胜过坟前万堆灰。”在北杨庄村,村民王大爷刚忙完地里的活计,正和几位老伙计在树下歇凉。谈起镇里倡导的“厚养薄葬”,他深有感触。“孩子们平时在外打工,但电话不断,逢年过节回来,吃的用的没少买。我这心里头,比啥都暖和。”王大爷说,村里以前有老人去世,丧事大操大办,流水席一摆好几天,鞭炮震天,纸钱飞舞,“看着热闹,其实是折腾活人,也给家里拉下饥荒(欠债)。现在想想,老人在世时多尽孝,比啥都强。”

镇村干部深入农户宣讲移风易俗
王大爷的话,道出了许多村民的心声。李店镇以此为契机,将移风易俗宣传与秋收生产、秸秆禁烧工作紧密结合。镇村干部、志愿者们在巡查禁烧的同时,深入农户家中,发放倡议书,用拉家常的方式,讲解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弊端,倡导子女在老人生前尽心赡养,让老人安享晚年;老人去世后,丧事从简,用更文明、更环保的方式表达哀思。
“绿色哀思”融入“禁烧共识”。往年秋收前后,也是传统祭扫的一个小高峰,焚烧纸扎、燃放鞭炮等现象时有发生,不仅存在火灾隐患,也污染环境。今年,李店镇将“绿色殡葬”理念融入秸秆禁烧宣传大局。
“咱地里都不让烧秸秆了,祭奠先人,也更得注意防火和安全。”常庄村党支部书记一边检查秸秆清运情况,一边对村民说,“到坟头坐坐、开个家庭追思会,既表达了心意,又安全环保,这才是对先人最好的告慰。”
镇里还引导各村红白理事会积极发挥作用,修订村规民约,对丧事简办、文明祭祀做出具体规定和引导。许多村民表示,现在大家都明白了,表达孝心不在于葬礼的排场,而在于老人生前的生活质量和精神慰藉;追思先人,也不在于焚烧多少纸钱,而在于心中的那份真挚怀念。
从“薄养厚葬”的旧观念,到“厚养薄葬”的新风尚;从烟火缭绕的传统祭祀,到清静文明的绿色追思,一场深刻的变革正在生根发芽。这不仅减轻了群众的人情负担,更树立了孝老爱亲、勤俭节约的文明乡风,为乡村振兴注入了丰厚的文化内涵。(通讯员宋江芙)
编辑:周颖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社旗县李店镇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胜利召开
下一篇: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