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经济社会 全面绿色转型
袁 微
绿色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底色。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将“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列入“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对“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进行专章部署,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南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污染防治攻坚与生态修复双轮驱动,筑牢绿色发展根基。要高水平推动降碳减污协同增效,全面落实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更加注重源头治理,提升减排行动的多重环境效益。要坚持环保为民,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始终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持续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和固废歼灭战。要加快生态修复,筑牢生态屏障,持续优化生态系统,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推进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整体提升水源涵养和生态支撑能力,切实维护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加快能源体系转型重塑,夯实绿色发展动力。要强化能源安全底线思维,加快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建立传统能源与新能源融合发展、各品种电源互济互补的能源供应体系,实现能源系统“增供绿色”。要以新型电力系统为重要依托,以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作为主要的调节资源,以智能电网和微电网作为枢纽平台,推动源、网、荷、储互动协同,切实提高系统调节能力。南阳要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依托“中原能源枢纽”定位,努力打造“多能互补、智慧协同”的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推进“风光倍增计划”,大力发展风电、分布式光伏为代表的非化石能源,同时以“中原储能谷”建设为重点,积极探索储能领域,努力打造风光水火储一体化能源布局,加速绿电规模化开发应用,全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努力在全省能源革命中展现南阳担当。
以“双碳”目标牵引经济社会绿色转型,释放绿色发展潜力。要坚持全面转型、协同转型、创新转型、安全转型,以“双碳”工作为引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要严格落实碳排放双控,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特别是对传统产业如钢铁、建材、化工等进行节能降碳改造;同时大力发展壮大以绿色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要努力打造碳达峰路径创新与绿色转型双轮驱动。一方面要以“双碳”战略目标为牵引,强化创新驱动。攻克核心技术与成本瓶颈,系统性穿越“绿色溢价”障碍,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实现规模化、商业化扩散。另一方面要积极布局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坚持产业生态化、低碳产业化,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绿色制造业、绿色服务业,如依托南水北调生态优势,发展渠首生态旅游和有机农业等,全面构建绿色低碳产业生态圈,推进“生态保护—产业发展—群众增收”的南阳实践。与此同时,要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在全社会持续塑造绿色价值观,倡导绿色生活,鼓励绿色出行、绿色消费,切实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编辑:贾红英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持续释放市场发展新活力
下一篇: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