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释放市场发展新活力
宋 锐
强大国内市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依托。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大力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坚决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卡点堵点”。这一战略部署为我市“十五五”时期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提供了行动纲领,指明了发力方向。
焕新消费引擎,提振供需驱动能力活力。“十五五”时期,我市要以民生改善和品质升级双轮驱动,持续释放消费市场潜力。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是前提。要着力扩大居民高质量就业,全方位协同巩固就业渠道,夯实增收基础。提升民生保障水平是关键。通过合理提高公共服务支出占比,增加政府用于民生保障的资金,为居民消费装上“减压阀”;通过消费券、以旧换新等各类补贴政策精准滴灌,加大直达消费者的普惠政策力度,让居民消费坐上“跷跷板”;叠加带薪错峰休假、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措施,共同构筑起“新需求引领新供给、新供给创造新需求”的良性循环。优化产品服务供给是动力。要不断丰富消费品类,打造更多特色消费载体,推动商圈向体验式、复合型升级;开发新型消费模式,依托三国、医圣等文化IP,打造AI沉浸式体验式消费场景。
锚定投资方向,提升人、物发展软件硬件。要注重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构建“物质资本筑根基、人力资本赋动能”的双轴支撑体系,在完善基础设施“硬实力”的同时,推动政策更多向教育、医疗、公共服务等具有长期社会回报,厚植发展“软实力”的领域倾斜,实现短期需求扩张与长期动能培育的统一。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产业链薄弱环节,优化政府投资结构,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快推进“两新一重”建设,因地制宜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系统布局合成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未来产业。要更好实现“有为政府+有效市场”协同发力,既要通过全过程管理提升政府投资效益,更要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带动作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提高民间投资比重,让民间资本成为有效投资的“主力军”,形成多层次、高效益的投资格局。
畅通市场路径,破除内外循环卡点堵点。目前,我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已减至106项,4200多项阻碍要素流动的政策举措得到清理。“十五五”时期,我市要以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两手发力,在畅通大循环中塑造竞争优势。以统一的制度规则,规范大市场开放。通过统一产权保护规则保障企业合法权益,通过统一政府采购制度打破区域壁垒,通过统一信用体系破解信息孤岛,用一把全国市场的“通用标尺”,规范地方政府经济促进行为,从根源上铲除地方保护主义的土壤。以统一的监管执法,整治“内卷式”竞争。通过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破除各种形式的市场“隐形围墙”,加强对平台经济等新业态领域的规范监管,为市场主体提供公平参与竞争的环境,激发和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精准解决企业在市场准入、执法司法中的痛点难点,让南阳成为企业投资兴业的福地。以统一的体系标准降低流通性成本。通过实现物流、设施、认证、数据等的高标准衔接,既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又积极响应外部市场需求,充分利用全国超大规模市场的红利,更好发挥副中心城市的枢纽辐射作用,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坚实支撑。
编辑:贾红英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稳步推进人民共同富裕
下一篇: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