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南阳市新建、改扩建学校100余所,新增学位超7万个,全市成立义务教育集团855个,参与集团化办学改革学校1872所——
守正创新 书写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趣探科技,心向未来。

快乐运动,伴我成长。
(图片均为资料照片)
“十四五”期间,南阳市教育局这艘教育航船,在高质量发展的主航道上劈波斩浪,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发展素质教育,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全市教育事业取得辉煌成就。2022年,南阳市教育局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荣誉称号,全国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仅此一家,为南阳教育事业的发展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以实际行动书写人民满意教育的崭新篇章。
这是记者在11月5日举行的南阳市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五育融合,全面发展培育时代栋梁
立德树人纵深推进,素质教育成果丰硕。
“十四五”期间,南阳教育以筑牢立德树人为根基,构建“五育并举”育人体系,坚持“党委政府主导、突出南阳元素、创新工作载体、强化德育实效”总思路,活动引领、创新驱动,形成了富有时代特征、凸显南阳特色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新局面,在学生心中种下两颗“种子”:一颗是爱国的“种子”,一颗是创新的“种子”,被誉为新时代立德树人的“南阳方案”。2025年4月,河南省中小学德育工作观摩现场会在南阳召开,南阳德育工作经验先后被《中国教育报》《教育时报》等媒体报道,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了积极影响。
五育并举融合到各个方面。在建优建强班主任队伍上,充分用好“大比武”平台。2023年,启动班主任“大比武”活动,一年一个主题,分别聚焦“感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生命教育”等,市、县、乡、校四级联动,实现所有学段、所有学校、所有班主任全覆盖。目前,该项活动已成功举办5次,近5万名班主任参与。同时,用好“工作室”载体,全市共培育名班主任工作室省级20个、市级25个、县级133个,核心成员达1393人,辐射13个县市区633所学校。其中,3人被认定为中原名班主任,占全省1/10。
素质教育在传承弘扬地域文化方面,向全市中小学校推行“五个一”系列活动,目前,全市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学校达1041所。在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面,全市共有省级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18家、市级33家。
多彩活动齐上阵,素质教育繁花绽放。在教育部组织的“中外人文交流小使者”活动中,我市作品连续两届荣获全国一、二等奖,并赴重庆、杭州参加全国展演;每年组织篮球、足球等体育比赛,参与学校数量、比赛场次、运动员人数逐年攀升;戏曲、文艺、器乐展演精彩纷呈,多次荣获省级一等奖;积极参加全省中小学劳动教育技能大赛,荣获一等奖4个,充分展示了我市中小学生的良好风采。
深化改革,赋能教学高质量发展
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教育质量持续攀升。
“十四五”期间,我市普通高中教育工作成效显著。市、县两级加大投入力度,新建高中学校19所、改扩建38所。2024年底,全市普通高中每万人口在校生366人,较2020年底增长77人,普通高中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扩充。目前,全市共建有省级学科基地12个、市级58个,28所高中招收体育艺术类特长生2357名,多样化发展成效显著。
南阳市在全省率先出台开展普通高中结对帮扶实施意见,通过擦亮“头部”,让优质高中成为领头雁;巩固“腰部”,助力完全学校和市级示范性高中茁壮成长;夯实“底部”,帮扶提升薄弱高中学校,形成了梯次共建格局。首批三年帮扶工作已圆满完成,第二批帮扶工作已启动,全市共有75所公办和民办高中参与,其中公办高中62所,占全市公办高中总数的82.7%;共组建40对“1+N”结对学校,6对“1+1+1”结对学校。
向课堂要效率。南阳市出台并完善县市区教育高质量发展评价方案,形成具有南阳特色的评价体系。深入开展全市“十万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万名班主任班会课大比武”“千名校长示范课大比武”活动,激发教师队伍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激情。
在开展普通高中教育工作视导中,强化复习备考和教育科研力度,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2025年新高考平稳落地,普通高考再创佳绩,顺利实现“十五连增”。
资源共享,均衡教育托举千万梦想
学校建设力度加大,教育资源持续扩充。
“十四五”期间,全市新建、改扩建学校100余所,新增学位超7万个。中心城区17所完全学校投入使用,有效缓解了中心城区大班额问题。市属教育资源整合利用取得实质性进展:南阳理工学院教育学院整体搬迁建成市十三中七一路校区;市教育局原七一路办公区整体移交市十五小;市一中附属中学顺利招生;市一中新校区、市十五小邓禹路校区、孔明路第一初级中学实现招生,新增学位11160个。
优质均衡步伐加快,集团化办学成效显著。推进中小学集团化办学,强化顶层设计,充分发挥名校示范引领作用,从县、乡、村三个层面分类施策,开创了城区、乡镇、农村集团化办学新局面。内乡县、西峡县、邓州市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县创建工作。全面推进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全市成立义务教育集团855个,参与改革学校1872所,集团化办学覆盖率达96.17%,其中,226所县城学校与566所乡镇学校“手拉手”结对帮扶,396所乡镇中心小学与882个乡村小规模学校实现一体化办学。卧龙区被评为河南省首批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改革先行区,市十五小等19所学校被评为河南省义务教育优质教育集团。
校企同频,行稳致远激活发展动能
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稳步发展,服务水平显著增强。
“十四五”期间,我市职业教育围绕“优化专业、搭建平台、校企共育、项目共建”,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围绕南阳市“7+17”产业链群发展需求,打造一批具有南阳特色的精品专业和职教品牌。统筹高新区、牧原集团、河南工院等优势资源,申建南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教联合体,被认定为河南省首批市域产教联合体。支持河南工院等联合行业企业、科研机构,成立南阳职业教育联盟;支持南阳医专、农职院、科技职业学院等牵头组建全国心理健康、花木行业及南阳市乡村振兴、学前教育、数字医养健康产教融合共同体。
南阳经贸学校会计事务、南阳艺术学校舞蹈表演等15所学校的16个专业参评河南省示范性专业点。南阳农职院等5所高职,宛东中专、唐河中职等9所中职学校入围河南省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建设项目。全市35所中职学校新增专业49个,产教融合更加紧密。
持续开展“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超额完成省定任务。加快实施高校倍增计划和内涵提升计划,南阳科技职业学院、南阳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成功设立,河南国医学院筹建、河南工院升本、南阳师范学院更名、南阳理工学院申报硕士授予点等工作进展顺利。南阳师范学院、南阳理工学院创建“双一流”重点学科建设稳步推进。
“三名”聚力,师者匠心筑牢教育根基
深入实施“三名工程”,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加强。
“十四五”期间,南阳市实施名教师、名班主任、名校长“三名工程”,推进实施“中小学教师全员岗位培训工程”“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强基工程”“骨干教师梯队攀升体系建设工程”等八大培训工程。遴选市级名师培训对象2000人、市级骨干教师培训对象13500人,进行高端培训,壮大名师和骨干教师队伍。建立起“国培抓示范、省培抓骨干、市培抓重点、县培管全员、校培管校本”的五级联动分工协作培训体系。借助校本研修、名师工作室、乡村首席教师工作室等载体,推进教师培训校内校外联动。国培计划累计培训中小学教师5.8万人次,累计培训中小学幼儿园教师11000余名,规模居全省首位;省培计划累计培训中小学教师5万多人次。目前,全市共有河南省名师900余人,河南省骨干教师7800余人,南阳市名师1500余人,南阳市骨干教师13500余人。一批具有远见卓识、创新思维、能开一时风气的名教师、名班主任、名校长脱颖而出。
这一组组振奋人心的数字,一个个掷地有声的成果,是我市教育人踔厉奋发的生动注脚,更是我市教育从夯实根基到迈向卓越的五年跨越的有力见证。
勇立潮头的南阳教育人,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昂扬斗志、全新风貌,聚力构建更高质量教育体系,向着“十五五”教育现代化的更高目标勇毅前行。(南阳日报记者 张 玲 特约通讯员 王丙双)
编辑:贾红英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产业立县看社旗 聚能蓄势见未来
下一篇: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