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消息,10月30日,郑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郑州调查队联合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郑州经济运行情况。
前三季度,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推动各项政策协同发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全市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趋新向好发展态势。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189.8亿元(经最终核实,上年同期GDP修订为10678.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53.1亿元,同比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4173.7亿元,同比增长5.6%;第三产业增加值6863.0亿元,同比增长5.3%。
一、生产供给稳定增长
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全市紧紧围绕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强市目标,全力以赴抓好农业生产,努力保障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前三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2%,比上半年提高0.2个百分点。畜牧业生产快速发展。生猪出栏85.65万头、同比增长19.0%,家禽出栏941.32万只、同比增长8.7%;猪肉产量6.90万吨、同比增长23.6%;禽肉产量1.25万吨、同比增长13.4%;牛肉产量0.61万吨、同比增长8.0%。经济作物供应稳定。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64.09万吨、同比增长3.2%;瓜果类产量22.70万吨、同比增长2.4%;鲜切花457.1万枝、同比增长14.6%;盆栽观赏植物3527.3万盆、同比增长11.5%。
工业经济稳中有进。全市坚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推动重点产业链群优化升级,工业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高于全省0.4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提高0.3个百分点。行业增长面有所扩大。规上工业37个行业大类中,27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增长,增长面73.0%,比上半年提高8.1个百分点。汽车、电子等主导行业带动明显。规上工业主导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其中,汽车制造业、电子信息工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9.2%、11.8%,合计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7个百分点。
服务业发展良好。全市坚持全面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着力培育服务业发展新优势,持续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规模以上服务业加快增长。1-8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不含铁路局)同比增长10.4%,高于全省2.4个百分点。10大行业门类中有9个实现同比增长,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6.7%、19.0%。文旅、交通活跃度提升。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2.1%、9.4%,分别比上半年提高1.5个、0.4个百分点。金融市场稳健运行。9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同比增长6.4%,其中存款余额同比增长8.3%,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7%。
二、有效需求稳步释放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全市坚持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抓手,全力以赴抓项目稳投资,推动项目快落地、快建设、快投产、快达效,以有效投资引领高质量发展。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5%,比上半年提高0.2个百分点。重大项目建设大力推进。亿元及以上项目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2.8%,拉动全市投资增长6.8个百分点。民间投资意愿持续增强。民间投资同比增长9.5%,高于全省2.0个百分点,拉动全市投资增长5.4个百分点,占比较去年同期提高3.0个百分点。设备更新政策效应不断显现。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9.7%,高于全市投资增速5.2个百分点,其中工业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35.8%。
消费潜能持续激发。全市把提振消费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动消费政策扩围提质、落实兑现,消费需求不断释放。前三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03.9亿元,同比增长5.6%。当月零售增速回升。9月份,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4%,比上月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9%,比上月提高2.7个百分点。基本生活类消费较快增长。前三季度,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日用品类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21.1%、12.7%,高于限上零售额增速11.4个、3.0个百分点。文体类消费增势较好。限额以上单位体育娱乐用品类、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77.8%、41.3%,合计拉动限上零售额增长1.0个百分点。智能升级类消费需求旺盛。限额以上单位智能手机、照相器材、可穿戴智能设备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103.4%、121.3%、121.7%。
外贸规模不断扩大。前三季度,全市进出口4332.5亿元,同比增长25.3%,高于全省6.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855.7亿元,同比增长35.7%;进口1476.8亿元,同比增长9.2%。
三、发展质效有力提升
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大力推进民生补短提质攻坚,持续增加民生投入,民生大局保持稳定。民生支出持续加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节能环保、交通运输、农林水等民生领域支出分别同比增长71.4%、49.2%、13.2%。能源保供坚实有力。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1671.41万吨、同比增长4.7%;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346.4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价格水平总体稳定。9月份,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2%。其中,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9.6%,衣着价格上涨2.4%,医疗保健价格上涨2.2%,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0.9%,居住价格上涨0.5%;食品烟酒价格下降1.7%,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1.3%,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4.7%。
四、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
全市坚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围绕新质生产力布局创新链产业链,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动能不断积蓄增强。新产业蓬勃发展。前三季度,规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0.2%、9.9%、9.2%,持续带动工业经济向新向好发展。其中规上新能源汽车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20.9%、12.3%。新产品供给提升。锂离子电池、卫星导航定位接收机、服务器、新能源汽车等新产品产量分别同比增长49.5%、44.0%、27.2%、15.0%。新投资保持活跃。医药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同比增长42.2%、41.2%、26.1%。新型消费不断向好。直播带货、社交电商、短视频购物等新兴业态迅速崛起,成为释放消费潜力的重要渠道。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9.8%,高于全省2.8个百分点,占限上零售额的比重19.8%,比去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随着各项政策效果加力释放,全市经济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发展态势稳中向好。但外部环境依然严峻复杂,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风险挑战,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巩固。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和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各项安排部署,着力在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上下功夫,全力做好四季度各项工作,奋力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和“十五五”良好开局,力促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编辑:高禛璐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黑绿交响”里的河南力量
                      下一篇: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