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赵勇生 通讯员 郑飞 何金光/文图

10月21日,南阳市召开“十四五”住房城乡建设成就新闻发布会,回顾“十四五”时期南阳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的工作进展和主要成效。五年来,南阳以“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建设为牵引,在城市面貌、住房保障、基础设施和行业转型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城市功能与品质实现全面提升。
住房保障体系持续完善,宜居水平显著提升
“十四五”期间,南阳持续织密住房保障网,累计建设、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房14余万套(间),惠及群众超60万人。同时,南阳坚持“房住不炒”,通过构建“人房地钱”联动机制、强化预售资金监管、拓展房地产融资“白名单”等措施,有力防范化解市场风险,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在提升既有居住品质方面,全市累计完成1714个老旧小区改造,惠及居民15.2万户。南阳还系统推广“急救保命+生活服务+中医康养”养老住房模式,并深化“红色物业”创建,通过出台物业服务退出与招标办法、建立质量评估专家委员会、开展信用评级等举措,构建全链条物业监管体系。
城市更新有序推进,路网密度显著提高
南阳以城市体检为抓手,科学推进城市更新,持续优化路网结构。五年来,共建成光武路西延、长江路南延等36条道路,提升改造新华中路等18条道路,打通明山路等11条“断头路”,新增道路长度401.23公里。建成区路网密度由2020年的7.3公里/平方公里提升至2024年的8公里/平方公里。
针对“停车难”问题,南阳建成公共停车场140个,新增停车泊位超12万个,并配套新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7472个,市民出行与停车便利度大幅提升。
在更新过程中,南阳注重赓续城市文脉,完成《南阳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并以解放路、民主街等历史街区为轴线,通过“嵌入式、微改造”模式推动古城活化与有机更新。
城市韧性不断增强,基础支撑更加牢固
“十四五”以来,南阳累计新建改建供水、燃气、供热等地下管网2161公里。中心城区供水管网密度增长182%,更多市民饮用上丹江水。污水处理能力实现翻番,由“十三五”末的38万吨/日提升至78万吨/日,污水收集率提高约48个百分点。
此外,南阳在全省率先开展房屋安全专项体检,持续排查治理建筑安全隐患,强化施工监管,切实守护群众居住安全。
建筑业加速转型,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南阳积极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新晋一级总承包资质企业20家,并组建南阳城乡建工集团,助力企业“走出去”。绿色建筑与装配式建筑加快发展,城镇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连续保持100%。
在营商环境方面,“工改”系统迭代升级,联合验收、不动产登记融合等创出“南阳经验”,“办理建筑许可”指标稳居全省前列,企业满意度达98%以上。
“十五五”期间,南阳住建系统将继续紧扣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目标,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持续完善住房体系,优化城市功能,为南阳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住建力量。
(来源:大象新闻)
编辑:贾红英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