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网讯(通讯员 贾小凯)时值“三秋”生产关键时期,在镇平县曲屯镇,往年此时已进入“休眠”状态的电烤房,如今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一垛垛金灿灿的花生、一筐筐饱满的玉米正被送入其中进行集中烘干。这是该镇创新思路,积极引导农户在烤烟淡季利用闲置资产烘干秋粮的生动实践,有效解决了阴雨天气下农民晒粮难的“心头病”,为秋粮归仓上了“保险锁”。
曲屯镇是传统的烤烟种植大镇,配套建设了众多标准化电烤房。以往,烤烟季节结束后,这些设施便长期闲置,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与此同时,秋季收获的花生、玉米等作物对干燥要求高,传统的露天晾晒不仅占用大量场地,更极易受阴雨天气影响,导致霉变发芽,给农户带来经济损失。
面对这一矛盾,曲屯镇党委、政府主动作为,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与“盘活闲置资产”相结合。镇上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对全部闲置电烤房进行性能研判和适应性改造,确保其能满足烘干花生、玉米的技术要求。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入户宣传等方式,广泛推广“烤房共享”模式,鼓励烟农在烤烟结束后,将电烤房有偿或无偿提供给邻里乡亲烘干秋粮。目前,这些电烤房的综合利用率已超过70%,在“三秋”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往年最怕收花生时候下雨,没地方晒,堆着就发霉,心疼得很!”楼子王村的种植大户王大哥看着刚从电烤房里出来的干爽花生,脸上乐开了花,“现在好了,把花生送进电烤房,设定好温度和时间,一天就能烘干,成本也就付个电钱,省心省力,颗粒归仓,心里踏实多了!”
这一创新举措,实现了“一举多赢”。对于粮农而言,找到了高效、可靠的烘干途径,据估算,此举可帮助农户将产后损失降低约15%,有效保障了丰产丰收。对于烟农而言,盘活了闲置资产。对于全镇而言,则从根本上避免了在马路上“打场晒粮”带来的交通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问题。
曲屯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主任表示,将全镇128座闲置的烤烟房“跨界”用于烘干秋粮,是服务“三秋”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的一次有效探索。下一步,曲屯镇将继续总结经验,力争在下一个烘烤季实现闲置烤房全面利用,让沉睡资产持续“活”起来,为乡村振兴注入坚实动能。
编辑:网信镇平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