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这是唐朝大诗人李白临荷述怀《古风》中的佳句,荷花惊艳,馨香益远,令人欣羡。荷花,清白、高洁而坚节,“出淤泥而不染”,表现出坚贞、纯朴、清正的品质,堪称花中君子。
荷花,被誉为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其种类繁多,分观赏和食用两大类。原产亚洲热带和温带地区,中国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记载。莲荷这种植物全身皆宝,藕和莲子能食用,莲子、根茎、藕节、荷叶、花等皆可入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名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就是对荷花之美的真实写照。
荷花风采,名重古今。荷花又名莲花、藕花、芙蕖、水芝、水芸、泽芝、水华、菡萏等,古人称未开的荷花为菡萏,即花苞。还被称为水旦草、芙蓉、水芙蓉、玉芝、水宫仙子、君子花、天仙花、红蕖等,名实相副,形容传神。李时珍《本草纲目》解释说:“莲茎上负荷叶,叶上负荷花,故名。”《说文解字》云:“未发为菡萏,已发为芙蓉。”三国时期文学家曹植在他的《芙蓉赋》中称赞“览百卉之英茂,无斯华之独灵”,把荷花比喻为水中的灵芝。古时江南风俗,阴历六月二十四日为荷花生日,荷花因而又有“六月花神”的雅号。荷花,美在花色,静姝高雅;荷花,醇香浓郁,醉于香魂。
荷花初生,源远流长。荷被考古学家称为“活化石”,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植物之一。据考证,在人类出现以前,地球大部被海洋、湖泊及沼泽覆盖。当时,气候温湿,高达数十米的蕨类植物遍布地球各个角落。许多种子植物无法生存,只有少数生命力极强的种子植物生长在这个恐龙、蕨类植物称霸的地球上。其中,荷花这种水生植物经受住了大自然的考验,在中国的黄河、长江流域及众多沼泽湖泊中顽强地生存下来。260多万年前,原始人类开始出现,为了生存,采集草实野果充饥,发现这种荷花的果实和根节(即莲子与藕)不仅可以食用,而且甘甜清香,美味可口,渐渐地,莲藕便成为人类生存的重要食品之一。我国古植物学家曾于20世纪70年代在柴达木盆地发现荷叶化石,历史至少有1000万年;1973年在河南郑州市距今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两粒炭化莲子。《周书》载有“薮泽已竭,既莲掘藕。”可见古时人们食藕风尚。
荷肥花壮,兆黎欣享。荷花以它的实用性走进了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同时也凭借它艳丽的色彩、幽雅的风姿深入到人们的精神世界。《诗经》中“山有扶苏,隰与荷花”“彼泽之陂,有蒲有荷”即是咏荷佳作。汉代实现大一统,荷花文化逐步渗透到农业、经济、医学、宗教、艺术等各个领域。西汉时期,乐府歌辞逐渐盛行,由此产生了众多优美的采莲曲谣。其中有《采莲曲》《湖边采莲妇》等,歌舞者衣红罗、系采裙,乘莲船、执莲花,笑逐颜开,载歌载舞,洋溢着浓烈的生活气息。在中国古今诗画中,荷花是最富意趣的歌咏对象和描绘标本。中国民俗之中,观莲花、采莲蓬、绣莲花、放荷灯,风情怡然,淳化心灵。有道是:荷叶荷花总相扶,红娇绿嫩美画轴!作《咏莲花》与诸君分享:
田田莲叶千顷碧,朵朵莲花出淤泥。
濯濯清涟多妖娆,不蔓不枝挺诗意。
清香远播随风舞,亭亭玉立多神奇。
花中君子风姿高,守志清雅何所惧?
编辑:贾红英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老舅的幸福生活
下一篇: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