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改造,是居民家门口的“关键小事”,更是城市发展中的“民生大事”。今年我市将老旧小区升级改造工作纳入民生实事项目,321个老旧小区正以“逆龄生长”的方式诠释着幸福模样,更为城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鲜活注脚。
从“替民做主”到“让民做主”,民意成为改造的“指南针”。此次老旧小区改造实践打破了传统“政府单方面规划、居民被动接受”的改造模式,创新构建“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效于民”的全流程参与机制。居民不再是旁观者,而是“主角”。这种转变背后,是城市治理理念的深刻升级。当老旧小区改造的“需求清单”由居民自己书写,当“效果清单”由群众共同验收,民生工程才能真正成为民心工程。
从“面子焕新”到“里子厚实”,系统思维破解改造难题。老旧小区改造,既要“好看”更要“好住”。南阳跳出“就小区改小区”的局限,以系统思维推动“内外兼修”:向外衔接背街小巷硬化、违建拆除等城市更新行动,向内聚焦雨污分流、管线入地、加装电梯等民生痛点,形成“改造一片、提升一片、辐射一片”的乘数效应。同时,改造工程与文化传承深度融合,既保留了城市记忆,又注入了时代精神。文化赋能超越了简单的环境美化,成为滋养城市精神的源头活水。
从“单方推进”到“全民合唱”,共建共治激活治理新动能。老旧小区改造,改的是环境,塑的是文明。当居民看到自己的建议被采纳、需求被满足,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被极大激发。有人主动清理楼道杂物,有人自愿出资添置花木,更有热心住户组成志愿队维护公共设施。这种从“要我改”到“我要管”的转变,正是改造工程带来的最珍贵财富——它不仅改善了物理空间,更培育了社区共同体意识,让“陌邻”变“睦邻”,让“小区事”成为“家家事”。
实践证明,老旧小区改造不是简单的“涂脂抹粉”,而是城市治理能力的综合检验。当居民从“旁观者”变为“建设者”,当社区从“管理单元”升级为“治理共同体”,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便被激活,“城市更新”真正转化为“幸福升级”。(评论员 郝春城)
编辑:赵若雨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南都时评|从“心”筑起国防长城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