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牌桌”的少了,农家书屋阅读的多了;新人抵制高价彩礼、大操大办,婚事新办更轻松;厚养薄葬理念深入人心,老人安享晚年……
今年以来,市职教园区以移风易俗为突破口、以文化赋能为支撑,为城乡发展注入文明基因,让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
高位统筹推动,构建“一盘棋”格局。制定《文明乡风建设任务清单》,明确殡葬改革、陈规陋习治理等重点,压实各村(社区)主体责任;组织33个村(社区)红白理事会、党员志愿者、乡贤代表协助宣传乡风文明,实现全覆盖。
靶向破除陋习,破解“硬骨头”问题。村(社区)红白理事会为适龄青年家庭建立“婚恋台账”,提前宣传引导;评选“文明新婚夫妇”3对,推广“零彩礼”“集体婚礼”;修订村规民约,明确“筵席不超15桌”,纳入村民信用评价。针对殡葬改革,以“零火情、简治丧”为目标,推行“鲜花换鞭炮”“丝带寄哀思”,实现祭扫零火灾;将“丧事简办”写入村规民约,明确治丧时间不超3天、人数不超百人,今年全区丧事平均花费同比下降10%。
加强文化赋能,打造“接地气”载体。开展“民法典进乡村”活动,组建法律专家、乡贤志愿者宣讲团,围绕婚姻家庭等热点问题举办讲座8场,发放普法手册5000余册,解答咨询300余人次;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举办乡村戏剧演出等活动;评选“乡村光荣榜”人物、“移风易俗带头人”,通过村广播、宣传栏、短视频宣传平台,形成“评先进、学先进、当先进”氛围。(全媒体记者 王鸿洋)
编辑:贾红英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南阳市宛城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着力破解企业发展难题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