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说险 ▎警惕“代理退保”陷阱 依法理性维护权益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以案说险 ▎警惕“代理退保”陷阱 依法理性维护权益
作者:  多彩河南

警惕“代理退保”陷阱   依法理性维护权益

以案说险1.png

  在我们的生活中,保险就像一位默默守护的朋友,它看似无形,却有着实实在在的力量。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如果遇到退保的情形,我们该怎么办呢?9月16日,新华保险南阳中支的工作人员就此进行了剖析,并提醒一定要警惕“代理退保”陷阱,依法理性维护权益。

2.png

  【案例简介】

  王女士多年前购买了一份重疾保险,近期因个人经济压力增大,感觉保费支出成为负担。正当她犹豫是否要继续缴费时,某网络平台上的“代理全额退保”广告吸引了她的注意。对方声称“100%退保成功”、“不成功不收费”,并可通过“特殊渠道”操作。王女士心动之下,便与其取得了联系。

  对方中介要求王女士支付高额前置手续费,并索要了她的身份证、保单、银行卡、手机卡等敏感信息。随后,指导王女士投诉,编造称销售过程中存在误导行为,要求全额退保。保险公司接到投诉后高度重视,经核实,王女士投诉的问题不属实。王女士最终表示,是受中介唆使进行了不实陈述。王女士经考虑后决定保单退保,保险公司虽最终为王女士办理了退保,保单按照保险合同条款的现金价值进行退保。

  【案例分析】

  该工作人员分析说,本案中,王女士通过网络平台上的广告,联系了所谓的全额退保“特殊渠道”。因投诉问题属实,最终保单按照合同条款的现金价值进行了退保。王女士白白支付了高额的中介手续费。更严重的是,因其个人信息已被中介泄露,此后不断受到各种骚扰电话和短信的滋扰,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1.png

  【案例提示】

  那么,此案在普通消费者看来,有什么值得引起注意的地方呢?该工作人员表示,作为保险消费者,通过此案要知道的是:

  1.“代理退保”并非“全额退保”,退保金额需严格按合同现金价值计算。消费者不仅需支付高额中介费,更可能因退保丧失保障,并承受本金损失。

  2.将身份证、银行卡、保单等敏感信息交予他人,极易导致信息被泄露、倒卖甚至恶意使用,可能引发诈骗、贷款纠纷等严重后果。

  3.退保后,消费者将立刻失去原有的保险保障。随着年龄增长和健康状况变化,再次投保可能面临保费增加、拒保等风险,风险规划出现空窗期。

  4.部分代理退保中介可能诱导消费者进行网贷、退旧买新等操作,一旦处理不当,极易造成贷款逾期,从而对个人信用记录产生负面影响。

  5.教唆或参与编造事实、提供虚假信息进行投诉,属于不诚信甚至违法违规行为,情节严重的可能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该工作人员提醒消费者,一定要远离“代理退保”陷阱,保护个人信息,同时增强风险防范意识,通过合理渠道维权,最大限度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全媒体记者 曹立峰 通讯员 黄海强  张蓓蓓


编辑:多彩河南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利安人寿南阳中支: 提升农民金融素养
下一篇:没有了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