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观豫 | 从郑州出发到上合组织其他国家,“中国制造”有几种出国方式?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央媒观豫 | 从郑州出发到上合组织其他国家,“中国制造”有几种出国方式?
作者:  人民日报客户端河南频道

  9月1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在天津举行。24年前,上海合作组织刚一成立,就确立了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

  24年来,成员国秉持这一初心,共享机遇、共谋发展,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建设和合作取得一系列开创性成果、历史性成就。

1bc136f0e01541a5afe8d8de29594068.jpeg

  人民日报经济版头条刊发《从三个交通枢纽看上合经贸活力》,重点报道了河南郑州新郑国际机场《航班增密,货运往来更加频繁》。

  从郑州出发,“中国制造”有多种通达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的方式——从空运、陆运、铁运直达,再到“空铁陆海”联运等多种组合。据郑州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河南省对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进出口额456.2亿元,同比增长59.7%。

  航班增密,即日返程

  8月27日14时,在河南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一架来自俄罗斯的货机刚刚落地,地面工作人员就立刻忙碌起来。伴随着升降机的有序运转,26.5吨的货物被送进货舱。2个小时后,这架货机再次启程,返回俄罗斯。

  “从刷碗的丝瓜络,到家用电器设备,国外消费者通过海外电商平台下单,订单货物在郑州集聚打包,几天之后就能收到。”承担此次货物运输的俄罗斯航星航空公司相关负责人田毅告诉记者。

  当天20时,又一架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货机落地新郑国际机场,这架货机同样满载中国制造的货物返航。

  在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一辆辆大货车有序进出。走进仓储车间,工作人员正熟练地将产品质检、分拣、入库,再分拨打包。一件件跨境电商包裹在这里集聚、分拨,走向世界各地。

  “我们与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等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的货运往来更加频繁。”郑州机场海关副关长赵静说。郑州机场海关监管数据显示,郑州飞往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的货运航线已增至5条,航班密度增至每周32架次。

6f8f519a22e943228eeae91a29667c9d_副本.jpg

  河南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中原龙浩货运航空承运99.76吨出口货物飞往印度金奈,出口货物为电子产品、汽车零配件等。(霍亚平 摄)

  新航点不断开通、航线网络持续织密,效率更高、服务更好,郑州航空港口岸扩量提质,为经贸合作搭建桥梁。截至今年7月底,郑州航空港区跨境电商共完成申报进出口单量约1.5亿单,同比增长81.03%,其中跨境电商出口业务单量超1.2亿单,同比增长128.6%。

  人流、物流、资金流高效流动,带动贸易投资往来显著增多。郑州市联钢实业有限公司将建材配件等出口至中亚,还在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投资建设了中亚商品展销中心。8月初,15家郑州市民营企业组成的代表团赴俄罗斯莫斯科开展经贸交流,取得不少成果。8月14日,中国(郑州)—俄罗斯(莫斯科)经贸合作交流会在郑州召开,郑州市96家本地民营企业代表参会。

  TIR国际公路,常态化发车

  8月19日10时,在国际公路运输河南集结中心,一辆悬挂格鲁吉亚牌照的TIR国际卡车满载红酒、坚果糖等货物,跨越数千里,来到集结中心。

  “河南,真中!”格鲁吉亚货车司机赫韦杰利泽竖起大拇指。他告诉记者,现在中-格国际公路运输线路又快又好,全程一次申报、一证到底、一车直达,“希望更多的中国朋友,尝尝我们格鲁吉亚的美食”。2024年7月,从郑州航空港区发出的5辆TIR运输车辆,贯穿中亚抵达阿塞拜疆、格鲁吉亚等多国,全程参与中欧跨里海直达快运首发行动。目前,郑州航空港和格鲁吉亚、阿塞拜疆间TIR运输已实现常态化、规模化运行。

7eadc99b5d54410b8c81fdebdb27c38d_副本.jpg

  TIR运输是根据联合国《国际公路运输公约》规定,开展的跨境公路运输物流模式。持有TIR证、经批准的车辆可在各TIR缔约国之间便捷通关。《国际公路运输公约》,覆盖全球70多个缔约国,是国际跨境货物运输领域的全球性海关便利通关系统。2016年7月,中国加入《国际公路运输公约》。2023年2月,中国郑州-俄罗斯莫斯科线路TIR双向直达运输成功运行,我国TIR运输进入市场化、常态化运行新发展阶段。

  两年多来,郑州航空港累计开通直达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国家的19条TIR运输线路,创下全国首票TIR大件货物运输、全国首票TIR鲜切花运输等多项业务全国第一,建成全国第三个、内陆地区首个由国际道路运输联盟认证的国际公路运输集结中心。今年前7个月,郑州航空港与上合组织成员国间共开展TIR运输129辆次、货值1.2亿元。

  河南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5万列

  8月25日 18 时,在中铁联集郑州中心站,伴随着悠长的汽笛声,一列满载日用电器、轮胎、汽车配件、儿童餐椅、布料等货品的中欧班列(郑州)隆隆开动,朝着目的地﹣﹣俄罗斯莫斯科驶去。

  "一天之内,去程和回程的班列平均有十几列,有载着'中国制造'去德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的,也有装着优质商品从欧洲、中亚、东盟回来的。"中铁联集郑州中心站业务主管龚赟丹一边介绍,一边拿出一张统计表。统计表显示,今年以来,始发终到中铁联集郑州中心站的班列已超1600列,其中中欧班列1250列、中亚班列412列。

  作为国家铁路一类口岸,中铁联集郑州中心站承担着河南国际货运班列的主要开行任务,货运繁忙已经成为常态。班列业务覆盖欧洲、中亚、东盟等地区的40多个国家140多个城市。今年5月份,河南开通"中吉乌"(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铁公联运线路,"买卖全球"再添物流新通道。截至目前,河南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5万列,累计运输货物超800万吨、货值超460亿美元。

  这背后离不开一系列通关便利化政策的助力。今年,郑州入选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试点城市,有关部门针对不同类型产品出口推出专项支持。针对新能源产品出口,郑州海关推广签证便利化,实现原产地证书“秒审秒签、线上出证”。郑州航空港区政务服务中心专门开设外贸“一类事”窗口,将14项高频事项整合成外贸“一类事”,大大提高办事效率。(朱佩娴)


编辑:胡叶樵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刘霞:永志不忘的抗战|80抗战老兵
下一篇:没有了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