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网讯 (通讯员王兰可)2025年9月3日上午,四龙小学全体师生在各班教室同步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直播。这场“特殊爱国课”通过“前置铺垫—实时互动—延伸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在“看见”中感受国家力量,在“参与”中种下爱国种子。
观看前:做足铺垫,带着问题走进阅兵
针对小学生认知特点,老师们提前1-2天开展“必懂小知识”讲解,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解读阅兵意义:“为什么要办九三阅兵?”——“1945年9月3日我们打败了侵略者,每年的这一天用阅兵纪念历史、展示中国强大”;“看阅兵重点看什么?”——聚焦“3个‘最’”:最整齐的方阵、最厉害的装备、最让人感动的瞬间,引导学生带着思考观看。
观看中:抓住关键瞬间,用互动拉近距离
老师们避免过度讲解,仅在核心节点用简单互动引导学生关注重点:当“老兵方阵”出现时,轻声说:“看那些头发白了的爷爷奶奶,他们年轻时保护国家,现在我们可以对他们说‘谢谢’,还可以敬个礼”;当“装备方阵”经过时,引导观察细节:“坦克上有红色国旗贴纸,这些都是中国自己造的,是不是很厉害?”;当“受阅军人喊口号”时,和学生一起感受:“听他们喊得多有力,因为他们代表的是中国”。
观看后:用创意活动让感动落地
学校设计了分层活动,让学生将“看到的”转化为“记住的”“想做的”:低学段(1-2年级)开展“画+说”——画“我眼中的最棒瞬间”,并对着画和同桌/家长讲“画里的故事”,优秀作品贴在班级“展示角”;中学段(3-4年级)进行“小采访”——用“迷你采访卡”问身边人“中国哪里最强大?”“小学生能做什么爱国家?”,记录真实感受;高学段(5-6年级)“给未来写句话”——结合阅兵感受写一句“给10年后自己的话”,折成“时间胶囊”,让爱国情从“当下感动”变成“未来动力”。
爱国教育:悄悄影响,让种子生根发芽
对小学生而言,“爱国”是具体的、可感知的。四龙小学不追求活动的规模,而是通过“真诚互动”“真实感受”让学生慢慢懂得:看到整齐方阵时,记住“认真”的可贵;看到老兵时,知道“尊重英雄”是该做的事。活动结束时,孩子们的话语里满是纯真的爱:“我要像军人叔叔那样认真做事!”“我长大了要造更厉害的飞机!”这些简单的话语,正是爱国种子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的最好证明。
(石佛寺镇四龙小学 王兰可供稿)
编辑:科教新闻01 校审:王南林 责任编辑:刘婉 监审:吕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