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已完成592处农村饮用水工程升级改造,惠及69.16万农村居民,实现从“有水喝”到“水好喝”——
通上放心水 喝出幸福味
8月18日清晨,桐柏县新集乡栗园村村民王建国拧开水龙头,清冽的自来水哗哗流出,他脸上满是笑容。
曾经,该村的供水设施老化,原有的10吨压力罐储水量和供水能力严重不足。同时,当地供水受地质环境因素影响,天气不好的时候,村里的水质会出现浑浊情况。
今年5月份,桐柏县水利局采用石步河水库的天然地表水作为新的供水水源,将石步河水库的水输送至安棚第二净水厂进行深度处理,大幅提高了水质的清澈度和纯净度。同时,将旧的10吨压力罐更换为15吨压力罐,让群众吃上可靠干净的自来水。
“现在做饭烧水再也没有水垢了,干净的自来水直接入户,喝着既放心又省心。”王建国说。
今年,南阳市将实施农村饮用水提升工程列为十项重点民生实事之一,市水利部门明确目标任务与时间节点,不断提升农村供水保障能力和水平,让涓涓清流流进千家万户,让农村居民喝上“安全水”“幸福水”。
上半年,全市投入资金5000余万元,已完成592处农村饮用水工程的升级改造,惠及69.16万农村居民,切实保障了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
淅川县大石桥乡也是全市农村饮用水提升工程的受益地之一。大石桥乡地处偏远山区,水资源分布不均,饮水安全一直是困扰当地居民的一大难题。今年6月份,当地水利部门新建和修复了一批供水管道,有效解决了管道老化、漏水等问题,提高了供水效率。如今,清澈的自来水流进了大石桥乡的千家万户,群众喝上了清甜的“放心水”。“以前管道跑冒滴漏现象时有发生,供水时断时续。现在好了,我们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心里踏实多了。”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水带来的生活变化,浓缩在群众的一餐一饭里。今年年底前,我市部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乡镇有望喝上丹江水。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分配我市生活用水指标每年4.914亿立方米,我市加快中州水厂及配套管网建设进度,在目前已通水区域的基础上,通过采取新建水厂及管网、封停自备井等措施,进一步扩大供水范围,提升南水北调水量消纳水平,确保在今年年底前基本完成水量指标消纳任务,让更多群众喝上丹江水。
今年,南阳市水利部门依托水源地,建设大水厂、铺设大管网。各县市区计划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10.17亿元,实施10个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规模化水厂项目,以及71处小型供水工程规范化建设和改造项目。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2.57亿元,完成1个水厂、15处小型工程建设任务,惠及54个行政村。同时,我市还抢抓全国市级水网先导区建设契机,谋划汉山水库、李家畈水库等大中型水利工程重点项目,新建规模化农村水厂,铺设供水管网,形成多水源互补联供格局,延伸水厂“毛细血管”,形成“城乡互通、区域互联”的供水体系。
让广大农民喝上放心水,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南阳市水利部门将持续紧盯农村饮用水提升工程,让这一民生实事温暖群众、普惠群众。(南阳日报记者 吕文杰)
编辑:贾红英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南阳市人民政府 致全市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一封信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