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侯亚飞 通讯员 陈曦 郑飞 吴丹丹/文图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这十字箴言自诞生起,便成为引领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和行动指南。二十载逐绿前行,南阳市锐意创新、蹄疾步稳,不断创造绿色低碳发展新气象,绘就了一幅生态美、百姓富的绿色画卷。
夏意渐褪,秋韵已至。秋日的丹江口库区,一望无际的江面清莹透彻,汩汩清水从这里出发,一路奔腾,向北而去。自中线工程通水以来,丹江口水库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标准,累计向首都和沿线地区安全送水近710亿立方米。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龙头”所在地,南阳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打通生态价值转换通道,全力打造绿色发展增长极,在履行生态责任、挖掘生态潜力、彰显生态价值的路径突破中,使经济的突飞猛进和生态的“只此青绿”相得益彰。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市森林面积1468万亩,营造林总量常年居全省首位,森林覆盖率达40.51%,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打赢蓝天保卫战,推进“无废城市”建设,2024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69天;拓展“两山”转化路径,稳步推动林业碳汇、土地使用权、矿业权等自然资源权益交易,淅川县、西峡县获评全国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县。
在绿色转型的道路上,南阳不仅仅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更加注重产业的绿色转型。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将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作为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以创建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绿色产品为纽带,带动绿色技术推广应用、产业协同转型。今年公布的2025年度河南省省级绿色制造体系拟确定名单上,我市共有59家企业(园区、产品)入选省级绿色制造名单,总数位居全省第二;南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淅川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等5个工业园区成功创建省级绿色工业园区,数量位居全省第一,这正是我市长期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的有力证明。
绿水青山出颜值,金山银山有价值。今天,新的机遇还在不断迸发,南阳市绿色农业、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蓬勃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持续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培育壮大花、药、果、菌、茶等优势产业集群,月季、玉兰、艾草、山茱萸等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前列。西峡、内乡、淅川、南召等县区,将景区及主要森林康养基地穿“珠”成“链”,打造和美乡村精品旅游线路,形成美丽乡村示范带,带动周边民宿、农家乐、特色农产品等相关产业发展。去年新打造美丽小镇26个、和美乡村300个,西峡“菌果药旅”、卧龙“山水花草”两个片区被确定为省级和美乡村建设先导区。
时光为笔,山河作卷,绿色不仅是底色,更是南阳面向未来的通行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南阳要继续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绿水青山持续点亮金山银山,续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华章。
(来源:大象新闻)
编辑:贾红英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河南南阳:一座值得三顾的魅力之城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