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藏雪域到渤海之滨,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绵延五千多公里,滋养着神州大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走遍沿黄9省区,并在上中下游分别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部署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今天的特别节目《看见美丽中国》,让我们一起顺着黄河水流经的方向,分别从上中下游看母亲河的蝶变。
九曲黄河万里沙。
今年夏天,在小浪底水库上游的潼关水文站,光电测沙仪感知到了黄河水与沙的秘密:这里流过的每立方米黄河水中,泥沙含量从多年平均值27.5公斤减少到2024年的5.76公斤。
伴随着含沙量下降的,是黄河水量和水质的提升。
到今年,黄河实现了连续26年不断流;黄河干流连续三年全线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流域优良水体比例连续两年超过90%。
然而这条孕育文明的母亲河,曾在上世纪末陷入生存危机——黄河频繁断流。1997年黄河断流226天,最严重时,断流河段长达704公里。在黄河下游宽阔的主河道里,河床全部裸露在外,有人在河道里走路,还有人在开车。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总工程师 魏向阳: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是黄河的基本特点,水资源短缺是最大矛盾,生态脆弱是黄河的最大问题。黄河保护治理的难点就是既要治水又要治沙。
如何守护黄河安澜?
答案是: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
编辑:杨康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传习录丨总书记心系雪域高原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