摒弃陈规陋习 共筑文明乡风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摒弃陈规陋习 共筑文明乡风
作者:  张 飞

res01_attpic_briefC7DSW3HU.jpg

扫码参与讨论

  

  乡风文明不仅是农村精神面貌的体现,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本报自开设“倡树新风 邀你参与”话题以来,持续受到广大市民和网友的关注。大家通过拨打热线电话或发送邮件等方式,分享见解与感悟,举荐先进典范,共谋陈规陋习破除之策,同扬文明乡风。

  

  “老党员分享的节俭办喜事案例,比单纯说教更有效!”宛城区瓦店镇瓦北社区依托文化广场,每月结合“主题党日活动”举办“文明新风故事会”,邀请乡贤、老党员讲述身边事例;传统节日期间,戏曲、快板等文艺演出轮番上演,将文明理念融入群众生活。居民王大妈指着文化墙上的彩绘说:“这些‘婚事新办’的故事,比空讲道理生动多了。现在散步看墙绘,谈议新风已成为社区新时尚。”

  

  西峡县五里桥镇稻田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将志愿服务、移风易俗等内容纳入积分管理,党员干部带头宣传,村民文明素养显著提升。村民陈琳来电表示:“现在家里不少生活用品都是用积分兑换的,这种模式既节省人情开支,又能兑换实用物品,希望村‘两委’持续推进这项工作。”

  

  近日,在方城县四里店镇“文明实践我行动”文艺汇演中,爱国歌曲、书法表演和豫剧选段精彩纷呈,通过艺术形式弘扬孝老爱亲、邻里和睦等传统美德,为当地群众献上文化盛宴。观众李女士感慨道:“演出不仅让我们欣赏到传统艺术,更激励大家从自身做起,争当文明践行者。”

  

  “以前村里办丧事,讲究排场,铺张浪费现象很严重,有的家庭甚至因为办丧事花光了积蓄。现在好了,有了这些宣传,大家的观念慢慢转变了,日子过得更踏实。”社旗县太和镇村民范先生留言说,当地通过发放宣传单、现场讲解等方式,普及移风易俗、厚养薄葬等理念,引导大家树立文明健康的生活观念。

  

  乡风文明,村里的文化活动得跟上。网友“田野清风”在留言中建议:“现在村里年轻人大多在外务工,针对留守老人和儿童,可组织大家唱唱大戏、跳跳广场舞,再搞点故事会,讲讲村里的好人好事,比如谁孝顺老人、谁乐于助人,慢慢地,大家就都学着做了。我老家每月开展‘道德评议会’,评选‘文明家庭’并挂牌表彰,形成了争做好事的良好氛围。”

  

  “摒弃陋习,需要强大的‘外力’助推。只有党员干部带头形成合力,旗帜鲜明地反对陈规陋习,大刀阔斧推进改革,才能更好推进移风易俗。”网友“永安”留言表示,党员干部应带头反对陋习,通过设立举报箱接受监督,及时纠正不良倾向;同时完善特色村规民约,组织签订承诺书并报司法所审批,确保措施合法有效。

  

  推进移风易俗、构建文明乡风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市民可通过拨打热线电话0377-63296666、发送电子邮件至nyrbsqgb@163.com或扫描“群众呼声”微信二维码,积极参与话题讨论。让我们携手并进,贡献智慧与力量,让乡村文明之花遍地绽放,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与文明支撑。(南阳日报记者 张 飞)


编辑:贾红英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邓州市刘集镇:文明浸沃野 乡村沐新风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内容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