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畴染翠,书声悠扬。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郝堂村的田野间,《归园田居》的吟诵与农人的劳作交织,一场跨越千年的诗意对话正在上演——这幕2025年“行走的诗歌”田野诵读场景,正是平桥区“经典名篇朗诵会”坚持十六载、创新求变的生动缩影。从剧场舞台到云端空间,再到广袤田野,这个诞生于基层的思政教育品牌,以艺术为桥,让党的创新理论、红色基因与中华文化深深浸润百姓心田。
2010年,平桥区以“全民阅读”为契机,打造“经典名篇朗诵会”文化品牌活动。该区创新探索“艺术化表达+场景化浸润+群众化参与”的思政教育新路径,通过精心构建“红色经典、传统精髓、时代新声”多元融合的内容体系,将《沁园春·长沙》的伟大抱负、《岳阳楼记》的家国情怀与本土作品《隐居郝堂》的乡村振兴实践熔于一炉,大胆融入武术、书法、情景剧等丰富的艺术形态。
当《离骚》在编钟古韵与沙画流转中低回,《少年中国说》借少年武术勃发英姿,抽象的语言由此升华为可感可知的审美体验,在青年群体中引发强烈共鸣。
“群众主演”是活动坚守十六载的核心。通过公开招募与基层推荐,乡村教师、产业工人、留守儿童、退休干部纷纷成为舞台主角。郝堂小学的《诗韵童年》、五里店街道农民自编的《聚郝堂》成为动人篇章。十六年来,非专业演员参与比例始终保持在85%以上,生动诠释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活动依托“五进”工程,以主会场为核心,辐射学校、社区、机关、企业、村镇等场所,实现全域覆盖。以“课本剧展演”“乡音诗会”等为载体,平桥区年均开展基层诵读200余场。
十六年深耕,“经典名篇朗诵会”已从文化活动跃升为成效卓著的复合型思政平台。活动荣获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全国市县电视文艺晚会一等奖”等国家级奖项,被河南省委宣传部作为“基层阅读明灯”在全省推广,入选“书香河南”优秀案例。
如今,其价值更内化为平桥的文明风尚。青少年通过演绎《少年中国说》等篇目,“强国使命感”认同率达93%。在主品牌引领下,“风从田野来”乡村诗会等子项目蓬勃兴起,形成“一街一品”全民阅读新生态。
编辑:周颖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河南黄河以南大部地区旱情基本解除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