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避暑的方式层出不穷,而在丹江大观苑沉浸式体验“觅源探海”,无疑是把清凉与乐趣揉进时光里的妙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笔下这般壮阔的江景,在丹江大观苑便能真切领略。当落日余晖倾洒,水面波光粼粼,偶有孤鹜掠过,水天相融的画面,美不胜收。

◎丹江消暑约,清凉季启幕
八月初,在炎炎夏日的炽热浪潮中,一颗清凉的明珠璀璨闪耀——丹江大观苑2025觅源探海清凉季活动盛大开幕。8月2日上午,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南阳网-光影中国网摄影师应邀驱车前往,怀着对传统文化的满腔热忱与无限期待,倍感珍视和欢欣本次活动,努力运用文字的力量和光影的魅力,为活动注入情感和灵魂。这一路,满心都是对这场盛典的憧憬与遐想,脑海中不断勾勒着那将会是怎样热闹非凡又充满文化底蕴的场景。

◎中原看海处,山水入画来
丹江大观苑,一个中原看海的地方,坐落于淅川县马蹬镇石桥村,地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水库北岸,是河南省黄金旅游带“南水北调中线沿线生态观光带”的源头。这里占地26.8平方公里,由多个伸入丹江湖中的小岛组成,宛如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
踏入丹江大观苑,仿佛置身于一片蓝色的海洋。丹江水库的湖水碧波万顷,波光粼粼,与天际线完美融合,天水一色,让人分不清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微风拂过,湖面泛起层层涟漪,阳光洒在水面上,宛如无数颗钻石在闪耀,美轮美奂。

景区以“中原看海”为主题,为游客提供了沿江漫旅、游船揽胜、直升机俯瞰、游览车观光等多种途径的观景体验,让您全方位感受这魅力多姿的“中原海”。漫步在万米观江长廊上,一边是清澈湛蓝的湖水,一边是风格迥异的古建筑,仿佛穿越时空,领略着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乘坐游船,畅游在丹江之上,感受着微风拂面的惬意,欣赏着两岸的湖光山色,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而当放飞无人机俯瞰航拍整个景区时,那壮观的景象更是让人惊叹不已,丹江大观苑就像一颗镶嵌在中原大地上的璀璨明珠,散发着迷人的光芒。

◎白日欢趣涌,清凉满盛夏
是日午后三点,阳光依旧炽热,景区中部孔雀园却已是一片欢乐的海洋。浑水摸鱼的活动区域,一池看似平静的水,正等待着人们去打破这份宁静。当人们纷纷踏入水中,瞬间,水花四溅,笑声与惊呼声交织在一起。鱼儿在浑浊的水中四处逃窜,人们则像是一群充满童趣的孩子,或蹲或站,双手在水中不断摸索,试图抓住那些狡猾的“小家伙”。每一次抓到鱼的欢呼,每一次鱼儿溜走的叹息,都成为这场欢乐盛宴的独特音符。在这里,没有年龄的界限,没有身份的束缚,大家都沉浸在最纯粹的快乐之中,享受着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美好时光。

随着太阳渐渐西斜,余晖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泼水狂欢的时刻来临了,人们手持水盆、水枪,装满清凉的水,向身边的人泼洒出去。晶莹的水珠在阳光下闪烁着五彩的光芒,落在身上,带来一阵透心的凉意。无论是相识的朋友,还是陌生的游客,在这一刻,都被这欢乐的氛围所感染,彼此之间的距离瞬间拉近。大家互相追逐着、嬉戏着,用最原始的方式表达着对夏日清凉的热爱,整个孔雀园都变成了欢乐的水世界。


而全新打造的“莫奈花园”,则像是一个梦幻的童话世界。铺天盖地的绚烂花海,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散发出迷人的芬芳。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于莫奈的画中,每一步都充满了诗意。在这里,你可以放慢脚步,静下心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用相机记录下每一个美好的瞬间。

随后,摄影师踏入丹江大观苑的记忆森林,就像开启了一场与岁月的对话。暖金色的阳光穿透层层叠叠的枝叶洒落林间,在地面晕染出斑驳的光影,给整个场景蒙上一层温柔的滤镜。蜿蜒的石板路穿梭于林木之间,两侧堆叠着古朴的石磨盘,这些带着岁月质感的石质器具,既留存着乡村农耕文化的印记,又与自然环境巧妙相融。水雾像一层薄纱,漫过枝桠与草地,让阳光也变得朦胧。林间还点缀着茅草顶的遮阳伞与木屋,仿佛在无声地邀请人们停下脚步,在此享受片刻悠闲。

记忆森林不仅是自然的珍藏,更是情感的寄托之地。情侣们曾在此留下爱的誓言,孩童们在这里尽情追逐嬉戏,老人们坐在树下,静静回忆着一生的酸甜苦辣。每一片树叶、每一块石头,都承载着无数人的珍贵记忆,成为这片森林独有的魅力。漫步其中,浮躁的心瞬间被安抚,沉浸在这份宁静与美好里,感受着人与自然、与记忆的深度交融。

林间藏着贴心的休闲设施,木椅隐在树荫下,石桌旁爬着藤蔓,走累了便坐下歇脚,看水雾在脚边缓缓流动,听鸟鸣与远处的笑语交织。湿润的空气裹着草木清香,老物件的厚重与休闲设施的惬意在此相融,每一步都像在时光里穿行——既触摸得到岁月的沉淀,也享得着此刻的松弛。
穿过记忆森林,在范蠡广场的前面,是一处自然与人文交织的诗意场景——丹江大观苑新近打造的景区花海,像是大自然打翻的调色盘。一丛丛、一片片的花海绵延开去,虞美人舒展着薄如蝉翼的花瓣,格桑花顶着骄阳摇曳生姿,各色百日草铺成绚烂的地毯,风过时,花海便涌起层层浪涛,香气随着涟漪漫过来,混着丹江的水汽,清清爽爽地沁入心脾。

游人穿行其间,身影被花影温柔包裹,快门声此起彼伏,想把这份热烈与明媚定格成永恒。远处的丹江水波光粼粼,近处的繁花似锦,天地间仿佛只剩下纯粹的色彩与生机,让人忍不住放慢脚步,让目光在花海里流连,让心情在这份绚烂里轻轻漾开。
海岸边,缤纷花卉肆意盛放:紫色的花簇如瀑布倾泻,明黄的花瓣似阳光碎落,淡蓝的花团像揉皱的云霞,在微风中轻颤,将蓬勃生机晕染至画面每个角落;放眼望去,水域澄澈,水面如镜,倒映着蓝天与岸畔景致,远处一叶扁舟划破平静,为花海添了几分灵动;远处半岛上,古典建筑群落依山傍水——飞檐翘角的塔楼、连廊式的暖黄色建筑,在蓝天云絮的映衬下,晕出一层温润的古韵,似在诉说着这片土地的人文底蕴。

整个江岸花海场景,色调明快、光影柔和,既有着自然景观的清新治愈,又蕴含着人文建筑的沉静质感。游客们踱步至此,于繁花碧水间静享悠然,在古典建筑中触摸水文化,让“酷暑消夏”与“诗意栖居”在此间完成奇妙衔接,尽显丹江大观苑的多元魅力。
◎狂欢燃夏夜,武魂暖星光
当夜幕如墨砚轻泼,丹江景区次第亮起的灯火,似星子坠入人间。“花漾丹江 激情畅享・觅源探海清凉季篝火狂欢晚会”,在万众期待中于景区西门文化广场盛大启幕。

舞台上,劲歌热舞撞碎夜色,民俗表演唤醒乡韵,魔术杂技惊落流萤;台下,歌声与欢呼此起彼伏,掌声如潮拍打着广场的每个角落。人群中,吃西瓜大赛的参赛者捧着鲜红瓜瓤大快朵颐,汁水顺着嘴角淌到衣襟也浑然不觉,围观者的叫好声浪几乎要掀翻夜空——这一刻,所有燥热与疲惫,都在烟火气里化作了最鲜活的人间欢愉。
期间,更震撼人心的是篝火晚会上那足以定格成永恒的一幕:大面积红橙渐变的动态屏幕,如翻涌的火焰或瑰丽云霞,热烈的色彩与光影烘托出强烈的史诗感,一位身着素色无袖上衣与红色长裤的少林寺俗家弟子缓步走入光圈。他自3岁便扎进武堂,数十年的拳脚生涯在筋骨间刻下了洗练的力量,可左腿膝盖处那道隐约可见的疤痕,却藏着一段惊心动魄的过往——曾在一次高强度杂技表演中遭遇重创,至今仍有一块钢板静静嵌在骨骼里,支撑着每一次屈伸。

当他抱拳行礼的瞬间,周遭的喧嚣仿佛一下子都被他吸走。起势时,左腿落地的刹那带着不易察觉的微颤,却在右腿旋踢的劲风里化作决绝的力量;腾空翻转时,钢板与骨骼的细微摩擦或许正传来隐痛,可他脊背绷起的线条却如弓弦般充满张力,每一个招式都精准如刻,每一次落地都稳如磐石。
紧接着,表演者在绚烂的舞台上完成一系列高难度连贯动作——时而单腿稳稳扎根于地,另一腿向后高高抬起,双手精准抓住足尖;时而以单腿为轴舒展身体,另一腿被手臂紧紧揽向肩侧,整个姿态既如拉满的弓弦般积蓄着力量,又似流动的绸缎般流露着柔韧美感;
时而赤裸上身,双手撑地,将身体悬空于舞台之上,红色长裤包裹的双腿以近乎反折的姿态完成极致折叠,一只脚甚至探至背部上方,肌肉线条在蓝紫色地光下如雕刻般分明;时而赤裸上身,以单腿为支点,右腿如灵蛇般反折向上,足尖竟探至肩头后方,左臂如雄鹰展翅般舒展,右臂则牢牢控住反折的右腿,肌肉线条在明暗交织的舞台光下如青铜雕塑般棱角分明……表演者紧绷的肌肉线条、专注的神情,与背景的磅礴氛围共振,既展现出武术功底里的筋骨力道,又流露着艺术表达的灵动美感。

舞台灯光在他汗湿的脸颊上明明灭灭,映出的不是伤痛的蜷缩,而是武者骨血里的坚韧——仿佛那块冰冷的钢板,早已与他的意志熔铸在一起,成为对抗命运的勋章。
当最后一式收势,他静立舞台,胸口起伏间,左腿轻轻点地,仿佛在与那段伤痛的过往无声和解。全场先是凝滞的寂静,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连跳动的舞台红光似乎都为这超越身体局限的表演,闪烁得更加炽红了。

当篝火腾地跃起,赤红的火舌舔舐着夜空,木柴在火舌里噼啪作响,火星子簌簌坠落又倏地腾起。人们笑着、闹着,手拉手连成金色的环,碎金似的光斑顺着手臂爬上脸庞,把眼角眉梢都盛满了星河。有人踩着鼓点蹦跳,有人被火焰映得红了脸颊,惊呼声混着笑骂声跌进风里——整个广场都在发烫,连习习海岸晚风和着这满场的灿烂,把夏夜酿成了最鲜活的歌谣。
忽然,强劲的节奏突然炸响,激情澎湃的《社会摇》旋律裹挟着热浪席卷全场,人们跟着鼓点肆意摇摆,手臂挥舞如火焰翻涌,脚步踏响似大地共鸣。当最后一个音符消散在晚风里,篝火也渐渐蜷成温暖的余烬,这场沸腾的狂欢,便在这满场的欢腾与未尽的热意中,圆满落下了帷幕。
当最后一缕火星蜷进灰烬,晚风里仍浮着未散的笑闹。人们三三两两往回走,手机相册里存着今夜最亮的星——是篝火跃动的光,是伙伴眼里的光,也是丹江夏夜最温柔的光。这场晚会终究会散场,但那些关于烟火、关于相逢的记忆,早悄悄住进了每个人的夏天里,成了往后日子里,一想起就会发光的片段。
◎山水藏底蕴,诗意满归途
丹江大观苑本身就是一首流动的诗,一颗遗落中原的璀璨明珠,素有“八百里丹江汇成的海,三千年楚韵化成的诗篇”之誉。万米观江长廊风格各异,漫步其上极目远眺,江水悠悠,让人想起“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豪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纪念馆里,伟大工程的前世今生静静流淌,让人深悟“一江清水向北流”的意义;楚风楼、范蠡阁承载着楚地传奇,诉说着千年历史;中华世纪龙蜿蜒起伏,祥云簇拥间似蛟龙出海,护佑着这方水土的安宁。

丹江大观苑 2025 “觅源探海”清凉季,从来不止是一场夏日狂欢,更是一次心灵的松弛与回归。在这里,你可以卸下生活的烦忧、工作的压力,全身心投入这场清凉之旅。无论是与家人共享欢乐,与朋友共赴热闹,还是独自静享悠然,丹江大观苑都能妥帖安放你的期待。
这里的每一处风景,都从诗中走来,又自成画卷:漫步江畔,可感“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的静谧;乘船逐浪,可享“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畅快。在这炎炎盛夏,丹江大观苑邀你寻一份清凉,觅一份悠然,沉醉在诗意山水间,开启一段难忘的避暑时光。
从西门文化广场返回半岛酒店的途中,浓黑如泼墨的夜幕里,一方霓虹招牌正将流金似的光瀑泼洒在归途上。暖芒沿着石板路漫漶开来,把晚归人的影子都染成了跳动的星斑,连晚风掠过灯箱时,都仿佛携着细碎的金箔在夜色里翩跹。
"丹江大观苑游客中心"的霓虹招牌在墨色里舒展筋骨,书法字体的遒劲笔锋与下方英文“DanJiang Grand View Garden Tourist Center”印刷体相映成趣,像一位立于江岸边的向导,以古今交融的姿态,将中原水韵与国际表达悄然衔接,中英双语的组合既保留了地域文化的厚重感,又传递着开放包容的姿态。

这片暖黄的霓虹便成了夜色里的引路星——暖黄主灯晕染出宣纸般的温润质感,下方赤红灯带如跳动的火焰,暗合着篝火晚会的热烈余温,在纯黑夜幕的衬托下,恍若将白日里的山水盛景凝练成了一方发光的请柬。
循着这片暖光靠近,镜头聚焦 "大观苑" 三字的霓虹轮廓时,便已触碰到丹江的邀约——从这里出发,往后的每一步,都将踏入"中原看海"的诗意长卷,遇见篝火跃动的武魂、花海流淌的夏意,以及藏在山水里的三千年楚韵。

◎时光留痕处,词寄此相逢
这个夏天,我们应邀相约丹江大观苑,在浑水摸鱼的童趣里、泼水狂欢的清凉里、记忆森林的宁静里、花海畅游的绚烂里、篝火晚会的热烈里,寻回属于自己的夏日快乐。
回望2025年“觅源探海”清凉季的漫夏时光,那些篝火跃动、欢歌逐浪的点滴仍历历在目,心头温热与感怀如潮。值此余韵未散之际,谨填《水调歌头》一阕拙词,聊以寄怀寸心,一抒彼时未尽的胸臆。

水调歌头・丹江觅源探海清凉季记
暑夏寻凉处,丹江接远天。碧波摇碎云影,孤鹜掠晴川。摸鱼惊翻浅浪,泼水溅成珠霰,童稚笑声喧。花径迷蝶梦,林隙漏晴烟。
夜幕垂,篝火起,星子悬。舞台灯转千叠,侠骨立灯前。铁臂翻成劲旋,手挽金环同舞,掌声落阶沿。风暖夜无眠,心寄水云间。
◎活动花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