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湘、嘉嘉,可不能背着大人下河捉鱼逮虾!”
“梦真,秋天开学该六年级了,假期这游戏还是少玩。”
“游戏里有人问你家住哪儿、爸妈干啥的,该咋办呀?”淅川县公安局驻大石桥乡上横沟村第一书记张殿俯下身,温和地问黄晓波家二年级的小儿子。
包村民警庞雷在一旁笑着补充:“记住啊,就像藏你的零花钱那样,秘密要藏好!”院子里的笑声伴着夏风飘散开来。这只是张殿和包村民警日常网格走访中的寻常一幕,却织就了上横沟村的“平安网”。
上横沟村构建的8个党建网格,成为该村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网格员们如敏锐的“探头”,将隐患化解于未然。
“顺风耳”听风辨险
网格员李长兴在玉米地里锄了会儿草,正在歇晌,村民老李头一句话瞬间绷紧了他的神经:“萍子又犯病了,我看见她拿着刀砍自家大门呢!”他赶紧掏出手机上报支部。张殿立即吹响“应急哨”,村支书、民警火速集结到萍子家。萍子的3个侄子和嫂子反锁门躲在室内,她哥远远地劝说着。“张书记,我这几天忘记看着她吃药了,你们快帮我把她送医院去。”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场持刀风险被成功化解。“那天在地头歇晌,老李头那句话就像针扎了我耳朵一下,不报不行啊!”李长兴事后感慨。
“千里眼”明察秋毫
党员联户机制让网格员成了村里的“千里眼”,啥事都瞒不过他们。春分前后,村民黄大个看村边一块地撂着可惜,没跟任何人打招呼,就开着手扶拖拉机“突突突”地翻种起来。可他没想到,这块地是胡老二家的责任田,地里是还没有采挖的山药,俩人在地头就吵起来,眼瞅着火气越蹿越高。
网格员胡新建正好在附近巡查,一看这阵势,立马三步并作两步跑过去。他一边稳住双方情绪,一边掏出手机,把情况报给了村支书和张殿。很快,村支书、张殿和包村民警赶到了现场,几个人就在田埂上坐下,现场掰开了说。最终,黄大个承认了自己擅自翻地,并主动提出赔偿胡老二的山药损失。胡老二也消了气,两人在地头握手言和。
“那天调解,就着石头疙瘩坐成一圈,话说热乎了,理儿也就顺了。”网格员胡新建说,“要不是咱网格员就在跟前,这邻里疙瘩指不定就结大了。”
“前哨站”固本强基
网格更是平安建设的“桥头堡”。8个网格每月1次入户宣讲防诈禁毒,安全知识就像春雨,无声无息渗透进大伙心里,在千家万户门前筑起一道看不见的安全堤坝。
网格的生命力,是切实解民之忧。一声防汛令下,网格员角色“一键切换”秒变安全员,排查危房,沿着沟渠河道竖起16块鲜亮的防溺水警示牌。爱心人士资助的2名“211”高校大学生,是全村人的骄傲。网格员定期打电话、发微信,及时了解他们在校的学习情况,确保每一份善意,都化作孩子们展翅高飞的动力。村党群服务中心值班室的灯,夜夜灯火不熄。张殿常说:“灯亮着,群众心里就踏实。”今夏的3起急雨,值班室的灯就成了信号灯,网格员和村干部闻“汛”而动,成功处置了1起院墙倒塌、1处道路塌方。
村里的点滴变化、群众的冷暖喜忧,都在这张细密的网格中流淌、汇聚。上横沟村的青山绿水间,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乡村篇章,正由无数个走村串户的身影、无数次田间地头的调解,一步一个脚印书写着。网格之治,亦是心治;心之所至,安之所倚。(通讯员 闫 斌 余梓硕)
编辑:贾红英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社旗县强化人才培育赋能高质量发展 “三链”融合助力选调生全面成长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