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期间,南阳作为中原抗战的重要战略基地,英勇的南阳人民同日军展开了不屈不挠的生死抗争。
在市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收集整理的史料、文献中,记载了发生在镇平县南坪(南阳至西坪)公路上的一场战斗——在中国共产党镇平地下工作组的领导下,刚成立不久的游击队与日军打了漂亮的第一仗。
1945年3月,日本侵略军的铁蹄踏入镇平。中国共产党镇平地下党员,根据新四军第五师党组织的指示,迅速成立了中国共产党镇平地下工作组,并且很快在全县拉起了10余支抗日武装队伍。
1945年4月2日,一股100余人的日军部队进驻南坪公路旁的曲屯街。地下工作组派出侦察员,很快获悉这股日军进驻曲屯的目的:维护曲屯至县城的一段通信线路。
“给日本鬼子点颜色看看。”地下工作组负责人王永行立即召集毗邻曲屯的晁陂抗日联防队商议,根据敌我力量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引蛇出洞”、中途伏击的战斗方案。
4月18日晚,晁陂联防武装中队长吴承寿,带领部分游击队员,利用漆黑的夜幕作掩护,很快割断了南坪公路上梁堂至楼子王村的一段电话线。次日清晨,日军果然按照游击队所料出动了,一辆通信车载着6名日本兵和一些伪军出曲屯直向东驶去。吴承寿按照事先定好的行动方案,率领18名游击队员和8名英勇群众,抬着两箩筐地雷,迅速来到了南坪公路上,选择好地形,很快便把地雷全部都埋好。然后,他们做好伪装,埋伏在公路两侧,等候着歼灭这群返回的日本兵。
然而,这群日本兵接完线后,却没有直接返回曲屯,而是在中途的晁陂停下来,大肆抢掠一番,大吃大喝起来。一直到天黑,日军的通信车亮着车灯,在朦胧的夜色中驶来。
突然,只听“轰隆”一声巨响,第一颗地雷爆炸了,紧接着,又响起了一连串的爆炸声。顿时,浓烟滚滚,尘土飞扬。日军汽车的轮胎被炸瘪了,车上的日本兵慌忙端起机枪,向公路两侧盲目扫射起来。
“打!”只听吴承寿一声令下,公路两侧立即向日军的汽车喷出了几十条火舌。班长王长明初战不惊,端稳步枪,瞄准了敌人的机枪手。只听“砰”的一声,敌人的机枪变成了“哑巴”。
“冲啊!”吴承寿猛喊一声,迅速带领队员冲到车前,飞身跳上车厢,与日本兵展开了肉搏。
吴承寿在激烈的肉搏中,瞅准空子,猛踢面前日本兵的小腹。受伤的日本兵一声痛叫,扔下手中的步枪,慌忙跳下车,顺着道旁的土沟逃跑了。其余几名日本兵见势不妙,也纷纷跳车,趁着夜色狼狈逃窜。
当曲屯据点的日军赶来增援时,游击队早已安全撤离了战场。这次战斗,炸坏敌军车一辆,缴获步枪一支、电话机一部,还夺回了被日军抢走的两头毛猪。
就这样,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的游击队,在成立之初,通过“引蛇出洞”,在南坪公路上精心设伏,打响了漂亮的抗日第一仗。(全媒体记者周梦)
编辑:赵若雨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河南南阳:文明新风进万家 乡村振兴添动力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