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新时代风貌和特质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塑造新时代风貌和特质
作者:  姜 瀚

塑造新时代风貌和特质

□ 姜 瀚


  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以作风建设为切入点,开启了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的新篇章。中央八项规定不仅深刻改变了党内政治生态,更外溢至全社会,成为新时代治理体系的重要特征。它从最初的一项纪律约束,发展为全社会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实现了从党内到党外的作风重塑,塑造了新时代的风貌和时代特质。


  从“小切口”到“大变局”。中央八项规定的内容看似细微,但精准指向了长期困扰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作风顽疾,如“调研走形式”“会议层层加码”“文件空话连篇”“公款大吃大喝”等问题。这些现象虽被称为“作风小节”,却涉及党风政风的根本。中央八项规定聚焦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以“禁酒令”“基层减负”“严控公务消费”等措施,让权力运行更加规范。中央八项规定一子落,党的作风建设满盘活,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600多字的规定,掀起了一场正风肃纪、激浊扬清的作风变革,推动“办事不求人”“文山会海大瘦身”“公款旅游被严查”等变化,发挥“四两拨千斤”的奇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建设要从细节抓起,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


  从党内纪律到社会准则的溢出效应。中央八项规定的影响力不仅停留在党内,更不断向社会延伸,形成了广泛的示范效应。首先,改变了官场文化,过去公务接待“无酒不成宴”,如今“简单自助餐”成常态;过去领导干部出行“前呼后拥”,现在轻车简从。其次,塑造了节俭风尚,餐饮行业推广“光盘行动”,企业接待标准大幅下降,民众普遍认同“奢侈浪费可耻”“勤俭节约光荣”。其三,推动了治理现代化,地方政府出台“减负清单”,企业优化审批流程,社会诚信体系不断完善。中央八项规定已成为中国治理的一张“金色名片”,涤荡了风气、振奋了精神、改变了中国。


  从“运动式纠风”到“常态化治理”。中央八项规定的成功,关键在于其“永远在路上”的韧性。从“治标”到“治本”的演变。首先是制度固化,中央纪委持续发布典型案例,形成震慑;各级党委每年进行作风建设专项督查,确保无死角覆盖。其次是社会监督,从“随手拍举报公款吃喝”到“政务平台公开三公经费”,民众监督成为重要力量。三是文化认同,“廉洁过年”“简办婚丧喜庆”等新习俗被广泛接受,中央八项规定已融入社会价值观。党风政风变了,社风民风就会跟着变。这一变化绝非短期运动,而是新时代的长期制度安排。


  中央八项规定塑造新时代特征,顺应党心民意,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作风建设新成效赢得了人民群众衷心拥护,巩固了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期盼,着眼解决影响百姓舒适度、满意度的歪风积弊,以钉钉子精神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持之以恒地推进,有力滋养了党和群众的血脉深情;同时拓展至社会治理各领域,从政治纪律演变为全社会的行为规范。


  中央八项规定已成为衡量公务行为、企业文化、社会风气的标准,是一个时代的标志性特征,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实践证明,“小规矩”可以撬动“大治理”。中央八项规定不仅成为党的纪律,更是全社会的共识,是新时代最鲜明的印记。


  (作者单位:市委网信办)


编辑:贾红英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以优良作风扛稳发展重任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内容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