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网讯 (通讯员孙君武)“小王哥天天在河边转,红帽子可显眼啦!”晌午的日头晒得河滩发烫,十岁的王妞妞指着远处河岸,脆生生地说,“他说了,看见我们下水,就要‘吹哨子喊人’了!”7月21日,“小王哥”和其他队员一样,顶着烈日,在内乡县程岗村易发生溺水事故的河湾边来回巡查,身上那抹红色,成了孩子们眼中最踏实的“安全色”。
党员沉下去,安全网织起来。暑期学生安全,尤其是防溺水,一直是乡党委心头沉甸甸的责任。今年入夏前,乡党委一声号召,各村党员志愿队迅速集结。不是坐在会议室里讨论方案,而是将力量真正沉到一线:每日值守,盯紧“危险点”。全乡摸排出的重点危险水域,从此有了保障。河长全程巡视,党员志愿者两人一组,分段包干,每天早中晚重点时段出现在岸边。巡逻包里,长竹竿、救生圈、绳索是标配。“看见有娃靠近水边,心就提起来,立马得过去。”老党员老李抹了把汗,如今巡逻格外仔细,“多看一眼,多喊一嗓,兴许就能防住一次万一。”
入户唠嗑,道理“进心坎”。“光立个警示牌哪够?得让大人小孩都当回事!”杨营村党员刘大姐深有感触。她带着志愿队的姐妹们,摇着蒲扇,趁着傍晚纳凉走家串户。不讲大道理,就用本乡本土的实在话:“可不敢让娃单独去河边啊,那水看着浅,底下净是暗坑!”他们把县里印制的防溺水手册讲得活灵活现,手把手教孩子遇险如何自救互救。接地气地“唠叨”,把安全意识一点点“种”进乡亲们心里。
群众心里暖,未来信心足。“这红袖标,比啥都安心!”在河边树荫下乘凉的村民老张感慨,“往年一到暑假,村干部喇叭喊破嗓子,大人心里也七上八下。现在好了,党员们真搁这儿守着,巡逻的摩托声隔会儿就能听见,踏实!”他指着不远处新竖起的“水深危险”警示牌和岸边放置的简易救生设备,“瞧,这都是实打实的防护。”
这份看得见、摸得着的守护,让群众真切感受到组织的力量与温暖,也为乡村的和谐稳定与未来发展,守护好今天的幼苗,就是托举起明天最美的乡村图景。
编辑:杜增波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