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退保维权骗局 守护自身财产安全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远离退保维权骗局 守护自身财产安全
作者:  多彩河南

远离退保维权骗局   守护自身财产安全

  

        在现实生活中,保险消费者会遇到代理退保和帮你维权的人和电话、短信等。那么,一旦有人落入退保维权骗局,会造成什么后果?7月22日,中国人寿桐柏支公司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就此进行了剖析和提醒。

以案说险3.png

  案例介绍

  2025年5月客户杨女士连续几天在网络平台上看到可以办理全额退保的视频,半信半疑中便在视频下留言询问怎么退保,平台马上联系了杨女士,表示保险“毫无作用”“性价比低”,要杨女士提供保单及个人信息,投诉一定要按其提供的方案和话术去操作,且要求杨女士按退保金额的10%支付佣金,前期先收取500元定金,事成之后再支付剩余费用。

  杨女士在王某的蛊惑下,提供了详细的个人信息并支付了500元。保险公司接到杨女士投诉后,工作人员立即联系杨女士核实具体情况,告知保单目前现价已超本金,并向其对照保险合同条款再次详细说明具体保障责任。经过工作人员的再次细致服务,杨女士得知所投保的保险完全契合当初投保时的需要,并非如王某所说性价比极低。杨女士觉得上当受骗再次联系王某退还定金时,却发现王某已将他拉黑无法取得联系。

  案例分析

  该工作人员表示,在此案例中,代理退保黑产利用网络营造舆论,编造各种理由极力诋毁保险产品,蛊惑、怂恿消费者放弃原有保障,无故申请退保。从消费者角度而言,杨女士轻信陌生人承诺,未对自身权益和退保风险经行理性评估就一时冲动,盲目相信他人,不仅造成了经济损失,还产生了潜在的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风险提示

  该工作人员提醒广大保险消费者,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心里一定要记住:1.非正常退保不仅会让您失去正常的保险保障,再次购买保险,等待期将重新计算,也可能会因身体和年龄的变化提高保费,甚至长生拒保风险。2.非法代理机构收集身份证件、银行卡、保单等敏感信息,签署代理合同。可能会导致个人信息泄露,这些信息可能会被倒卖、或冒名办理网贷等风险。3.消费者可能会被收取高额“服务费”或“保证金”,存在资金受损或遭受诈骗的风险。全媒体记者 曹立峰 通讯员 金文凡 王耀辉


编辑:多彩河南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