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智造”让公路计重设备告别传统——“光纤秤”,称出科技新精度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南阳智造”让公路计重设备告别传统——“光纤秤”,称出科技新精度
作者:  李金玺 周梦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当下,交通领域的智能化变革浪潮汹涌澎湃。在南阳,有这样一家企业,正凭借着自主研发的光纤光栅式动态汽车衡器,在交通科技赛道上脱颖而出,它就是中科一安(河南)交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一安”)。昨日,记者走进中科一安,走近科研团队带头人张长颢,感受这家民营企业在发展新质生产力道路上的勃勃生机。

  

1.jpg

车辆通过遮山超限站新型衡器

  

  告别传统称重,“光纤秤”实力圈粉

  

  “以前用传统设备时,货车冲秤、跳秤现象屡禁不止,数据经常不准。换上‘光纤秤’后,测量精度特别准,而且不受车速影响,真是太好用了!”在南阳遮山超限检测站、二广高速构林站等地,说起光纤光栅式动态汽车衡器,工作人员赞不绝口。

  

2.jpg

测试新型衡器

  

  大家口中的公路称重“神器”,是咱南阳本地民营企业自主研发的“南阳智造”。

  

  传统称重设备曾让交通管理者头疼不已。封路施工动辄20多天,车速稍快计量就不准,雨雪天更是频繁罢工。张长颢团队研发的光纤光栅式动态汽车衡器,解决了这些痛点。

  

  这款“公路黑科技”的安装速度令人惊叹。传统轴组式衡器需挖一米深基坑,混凝土养护就要半个月,而“光纤秤”只需在路面开40厘米宽、8厘米深的槽,铺设路面称重设备后,灌入特制环氧树脂浆料,3小时安装完毕,6小时即可恢复通车。

  

  全车速精准计量是其核心优势。传统称重设备对车速要求较高,否则精度大幅下降,而 “光纤秤”则实现了车速0.5公里/小时至100公里/小时的全范围精准称重。“光纤光栅像精准的‘神经末梢’,能捕捉车辆行驶中的细微形变,配合碳纤维复合材料称重板,3000万次碾压都不变形。”张长颢告诉记者。

  

  免维护特性让运维人员告别“雨天抢险”。传统设备的电子传感器怕积水、电磁干扰,每年需多次检修,而全封闭密封设计的“光纤秤”,在极端天气环境中稳定工作,3年3000万次碾压无需维护。“在鸭河快速通道的测试显示,即便经历暴雨暴雪,计量精度始终稳定。”

  

  科技突围,铸就企业成长基石

  

  中科一安的光纤光栅式动态汽车衡器的诞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张长颢带领团队历经无数个日夜攻坚克难的成果。

  

  张长颢在交通科技领域深耕多年,一直关注着行业内的痛点问题。他发现,传统衡器技术难以满足现代交通管理对于高效、精准、可靠称重的需求,于是萌生了研发新型衡器的想法。2023年,中科一安(河南)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研发光纤光栅式动态汽车衡器的项目也随之启动。

  

  在研发初期,团队面临着诸多技术难题。光纤光栅传感器的选型与优化、信号处理算法的设计、与实际交通场景的适配等问题,如同一座座大山横亘在他们面前。但张长颢和团队成员并没有退缩,他们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合作交流,不断尝试新的方案。

  

  为了获取最真实的数据,团队成员经常前往交通流量大的路段进行实地测试。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寒风凛冽的冬天,都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改进,终于攻克了技术难题,光纤光栅式动态汽车衡器的样机问世。

  

  展望未来,张长颢对中科一安和光纤光栅式动态汽车衡器充满信心。他表示,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公司将继续加大在研发方面的投入,不断优化产品性能,进一步提升光纤光栅式动态汽车衡器的智能化水平。通过引入人工智能算法,实现对车辆每轴轮胎数及每胎平均压力等信息的精准识别和分析,为交通管理提供更全面的数据支持。(南阳晚报记者 李金玺 周梦 文/图)


编辑:贾红英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