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移风易俗 建设文明乡风丨小院书声润乡风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推进移风易俗 建设文明乡风丨小院书声润乡风
作者:  张海涛 张仪薇

  本报记者 张海涛 本报通讯员 张仪薇

  

  “首孝悌,次谨信……”7月11日傍晚,宝丰县龙王沟乡村振兴示范区王堂村的一座小院里,琅琅读书声穿透夏日的晚风,回荡在村庄上空。

  

  这里是王堂村的“家风家教幸福苑”,十几名村民结束白天的劳作后,共聚一堂,诵读《弟子规》。课后分享环节,气氛热烈,小院里欢声笑语。

  

  “过去总爱唠叨,‘话说多,不如少’这句点醒了我。以后要多读书、少唠叨,家里才能更和睦。”村民王凤英感触良多。

  

  王堂村的家风家教课堂开始于2020年,现在已成为村民的日常活动。“能陪伴乡亲们学习经典,让好家风吹进千家万户,让村子越来越和美,非常有意义。”已在此志愿服务了5年的石老师说。

  

  王堂村党支部书记杨淑英介绍,幸福苑不仅是村民的文娱活动中心,还为老人提供免费就餐、理发、体检等服务。

  

  好家风是文明乡风的基石,也是基层治理的有力抓手。近年来,王堂村持续开展家风家教工作,形成了良好的文明乡风,成功创建了省级家风家教示范基地。

  

  王堂村组织村民坚持学习家风建设、礼仪规范等内容,每月定期邀请省市家庭教育专家开展国学经典、家风建设等宣讲活动,提升村民对家风家教的认知和实践能力。

  

  除宣讲活动外,村里还依托“四组一队”(宣传组、权益组、家风组、项目组和巾帼志愿服务队),以12个家庭为一个单元,探索共学共建共享、互帮互带模式。

  

  同时,设立家风议事屋,定期开展“家风议事会”,谈家事、议家风、学家道,谁家有矛盾,都可以通过议事会共同交流解决。村中“婆婆宣讲团”的婆婆们讲述自己孝老爱亲的故事,分享勤俭持家、邻里互助的温情点滴,让文明家风理念更易入脑入心。

  

  王堂村“以家风带民风促社风”、以最小单元撬动全局治理的实践,为乡村家风建设和基层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先后获得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荣誉。

  

  “如今,村民在幸福苑唱歌、跳舞、学习,大事小事在家风议事屋商量,邻里和谐,家庭和睦,村风村貌焕然一新。”杨淑英说。


编辑:贾红英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炎炎夏日催热清凉经济
下一篇:没有了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