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6月25日,黎明尚在黑暗里挣扎,天际线刚透出一丝极淡的鱼肚白,六点刚过,我便按捺不住心底对远方的向往,迈出探寻的步伐,独自奔赴一场与千年古刹菩提寺的灵魂约会,像是奔赴一场早已写在命运里的相遇。
沿着泰山路向北,脚下的柏油路像是一条沉默的时光回廊,把城市的喧嚣一点点甩在身后。安国村的轮廓在微明中渐渐清晰,白墙黛瓦若隐若现;路过白花庄,偶尔传来几声犬吠,惊起枝头还在贪睡的雀儿;樊家的炊烟尚未升起,宁静是此时的主调;锦洋山庄在晨雾里,像一位隐居的老者,散发着神秘的气息;秦家庄的田埂边,野草上还凝着昨夜的露…… 这些或熟悉或陌生的地名,串起徒步的轨迹,每一步都像是在叩问大地,寻求岁月的回应。
菩提寺景致。庞先庆 摄
三个多小时的行程,十五公里的漫漫长路,被脚下的每一步仔细丈量。沿途的风景,是大地写就的诗行。芝麻植株奋力拔节,青涩的秆子顶着鼓鼓的花苞,像是攒着劲儿要把天空戳个窟窿;花生藤蔓肆意舒展,绿叶下藏着孕育希望的果实,默默积攒着成熟的力量。
最动人的,是那几十亩甜叶菊田,嫩绿的叶片在微风里轻轻颤动,十来位农人双手穿梭于嫩绿间,他们弯腰拔除杂草的忙碌身影,与蓬勃的绿意相融。裤脚沾着泥土,额头沁着汗珠,汗水滴落进土里,浇灌着土地的生机,也浇灌着秋日丰收的期待。天空带些灰蒙,远处树影静静立着,他们用踏实的劳作,守护作物生长,让这片田畴,在岁月里孕育清甜希望。
出发时天色微阴,铅灰色的云在头顶盘旋,多亏好友刘先生前一晚贴心提醒带伞。彼时,那一句 “看天气要变,记得备伞” 的叮咛,成了途中最温暖的依靠。行至杏花山楚长城大关口,雨丝终于悄然飘落,起初是极细极细的,像天地间不经意洒下的银线,轻轻落在肩头、发梢,转瞬又消失不见。渐渐的,雨脚密了起来,给古老的关口蒙上一层朦胧薄纱。斑驳的城墙在雨里静静伫立,砖石上的苔藓泛着湿润的光,仿佛在诉说千年前的金戈铁马。历史的厚重与雨的灵动交织,脚下的青石板路愈发添了几分诗意,每一步踩下去,都像是与时光对话,能听见岁月深处的回响。
菩提寺景致。庞先庆 摄
上午九时许,雨幕笼罩下,山门率先映入眼帘,石牌坊古朴大气中透着庄重肃穆。“菩提寺森林公园” 几个大字,在斑驳石面上透着岁月沉淀。山门两侧迎背两面石柱镌刻着楹联,迎面的 “祥云法雨弘扬世上慈悲心,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 苍劲有力,墨迹仿佛浸染着岁月的禅意,字字叩击心灵,似在规劝世人放下贪嗔痴念;背面 “九域名山桂杏桃李织锦秀,千年古刹洞峰塔寺竞妖娆” 则描绘出这方天地的钟灵毓秀。
潮湿的空气里,牌坊与葱郁林木相融,朦胧间,仿佛能听见古刹悠悠的梵音,牵引着人探寻这方宁静背后的禅意,让人未入寺门,便已对古刹的清幽景致心生向往。雨幕中的菩提寺,红墙斑驳,“菩提寺” 三字仍具威严。石狮守着古门,殿内隐现人影。寺前小桥、池水,缠绕绿植,祈福红带与山林相融,新旧时空在此交织,满是岁月沉淀的静谧与故事。当千年古刹菩提寺的飞檐翘角,终于在行程尽头缓缓浮现,晨雾与雨烟缭绕间,红墙黛瓦如梦似幻。一路的风雨与汗水,在望见它的瞬间,化作满心的宁静与敬畏。
菩提寺始建于北魏,历经千年风雨,几度兴废,却始终屹立不倒。踏入寺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天王殿,四大天王威风凛凛,镇守四方;穿过天王殿,大雄宝殿巍峨矗立,殿内释迦牟尼佛结跏趺坐,慈悲俯瞰众生,两侧十八罗汉神态各异,或沉思、或微笑,仿佛藏着无尽的佛法智慧。
菩提寺景致。庞先庆 摄
大雄宝殿门前两侧立柱的楹联意蕴深邃——“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迷路人”,字字如古刹铜铃震响,于青灯黄卷间点破世人追名逐利的迷障,又似慈航普渡的舟楫,在梵呗经音中引渡漂泊于欲海的众生,那对仗间流淌的禅意,正悄然叩击着每个驻足者的心扉。
大雄宝殿后面,绿意簇拥,将“卧佛殿” 匾额半遮半掩。古建、佛意、自然,在此刻交融,无需多言,只消站在这方光影里,感受宁静漫上来。千年前,或许有香客踏过青苔,在殿内祈愿;如今,绿蔓攀援成新的访客,与“卧佛殿” 默默对望。时光流转,佛殿依旧,故事在枝叶缝隙里,慢慢沉淀。
寺中千年古柏,树干需数人合抱,枝桠如虬龙般伸展,相传是建寺时所植,每一道皲裂的树皮,都是岁月刻下的年轮,见证着古刹的兴衰变迁。后院的藏经阁,虽经修缮,仍保留着古朴风貌,木架上摆满经卷,油墨书香与檀香味交融,轻轻翻开一页,仿佛能触碰到历史的温度。寺门前的古银杏,不知见证了多少朝代更迭,枝叶在风雨中轻轻摇曳,似在迎接远方的访客。踏入山门,梵音隐隐,檀香袅袅,尘世的喧嚣被隔绝在外,心灵瞬间找到了栖息的港湾。
……
菩提寺景致。庞先庆 摄
下午2时左右,雨势愈发汹涌。考虑到原路返回需翻山越岭,存在安全隐患,遂决定改道老庄街区,沿004旅游乡道(菩提路)返程,此路线全长17公里,较原路远2公里。一番跋涉,近4个小时后,终于在晚6时左右抵达家中。
返程途中,远在郑州照看孙子的爱人三次打来电话。电话那头,她的声音裹着跨越百里的担忧,声声叮嘱“注意安全”;又反复劝说,让我放弃徒步,改坐班车回家。近4个小时的跋涉里,每步踩碎的水洼都映着爱人的叮嘱;那些絮叨的话语,似春日的风,轻柔却有力地拂过心间,在风雨兼程的路上,织就一张温暖的安全网。
这一趟徒步,是自然与人文温柔相拥,是友人牵挂凝成的切实温暖,更是心灵于行途中,对岁月、天地的虔诚叩访。于年届花甲之人而言,这30多公里徒步里,每一步艰辛、每一眼风景、每一丝悄然滋生的感悟,皆化作生命旅程中熠熠星子,照亮往后悠长岁月。
山高水远有终时,跬步丈量自成蹊;千难万险不足惧,躬身奋进拓通途。命运从不辜负执着追光者——那些乍看突兀的幸运,实为厚积薄发的勋章,是岁月赠予默默耕耘者的慷慨回礼。且把步履谱成诗行,让时光酿作佳酿,终有一日,汗水浇灌的种子会悄然绽出璀璨繁花,而沿途跋涉的脚印,早已铺就通往星辰的路。
菩提寺景致。庞先庆 摄
是日,雨中徒步三十多公里访北魏古刹,现归后以词《行香子・徒步菩提寺》记之。
其一:行香子・行旅撷景
曙色微茫,踏碎星霜。沿长街、步剪晨光。安国村近,白瓦青墙。有犬声惊,雀声起,露声凉。
田畴织锦,芝麻擎炬,看农人、腰弯青秧。雨丝初坠,湿了秦庄。正古关幽,苔痕重,箭声藏。
其二:行香子・古刹悟心
石坊斑驳,梵音低绕,叩山门、雨幕禅廊。暮钟敲梦,经卷生香。见柏如龙,佛如寂,殿如霜。
返程路转,乡音三顾,话安危、千里牵肠。山高水远,步履成章。待星子明,月轮满,鬓成光。
编辑:杜增波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西峡恐龙园暑期对河南全省游客免门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