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赋能精准教学,AI点亮教育未来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数据赋能精准教学,AI点亮教育未来
作者:  王廷军

  2025年4月29日晚,,南召县乔端镇初级中学举行“数据赋能精准教学,AI点亮教育未来”动员会。校长王廷军从为什么此刻必须行动、教研组行动清单、教师的五项行动避免三大误区四个方面对全体教师做了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培训和动员。

  1.jpg

一、理解政策核心:为什么此刻必须行动?

九部委文件明确了教育数字化是"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发展新优势"的关键突破口。文件提出的"四横五纵"平台架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终身教育四大领域和德智体美劳五大版块)为各级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方向。而校长局长培训中,强调了"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校长局长们已经完成了认知升级和顶层设计,现在需要主任和教师们将蓝图转化为施工图。教育数字化的最后一公里落地,关键在课堂、在教研组、在每一位教师的日常教学中。

二、教研组行动清单

1. 组织"数字化教学"专题教研:利用每周的教研活动时间,带领教师集体学习九部委文件和培训核心内容。重点讨论"人工智能如何改变我的学科教学",可参考教育部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上的名师工作室案例 。

2. 制定学科数字化升级计划:资源整合:在备课组内指定专人负责对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筛选与本学科相关的精品资源。例如数学组可重点关注虚拟仿真实训资源,语文组可挖掘智慧阅读应用场景 。

课程优化:按照文件提出的"小学体验、初中应用、高中创造"的分层思路 ,调整本学科各年级的AI教育渗透方式。例如在初中物理中加入传感器实验数据分析项目。

3. 建立"AI+教学"实验小组:试点先行:每个教研组选拔2-3名技术骨干教师,组成跨学科的数字教学创新小组。他们的任务是每月尝试并分享一个AI工具的教学应用案例,如使用智能学伴进行作文批改 。

2.jpg

3.jpg

老师们的五项行动

1. 提升个人数字素养

完成必修课:所有教师应在学期结束前完成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上的"教师数字素养基础课程",重点关注"智能教学助手使用"和"数字资源创作"模块 。每日30分钟探索:养成习惯,每天用半小时体验一个数字化教学工具。

2. 改造一节常规课:选择切入点:从最迫切的教学痛点入手,把自己的常规课变成AI融合课。如:作业批改负担重 → 尝试"智能作业分析系统";学生差异大 → 使用"自适应学习平台"分层推送任务;课堂互动不足 → 引入"即时反馈工具"

记录对比数据:收集使用前后的时间投入、学生反馈、成绩变化等证据,形成个人实践案例。

3. 参与资源共建共享

贡献一个资源:每位教师本学期至少向学校资源库(钉钉云盘)上传一个原创数字资源(可以是课件、微课、试题集等)。

4. 创新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利用平台工具记录学生学习轨迹,如阅读时长、实验操作视频、项目过程稿等,改变单一分数评价 。AI辅助评语:合理使用智能评语生成工具,但必须进行个性化修改,确保评价的人文温度。

5. 关注伦理安全

开设数字公民课:在信息技术课或班会中加入"AI伦理"内容,讨论引导学生"善用不滥用"AI工具 ,严格遵守《个人信息保护法》,不收集非必要的学生数据,使用官方认证的教育平台传输敏感信息。

4.jpg

避免三大误区

1.技术至上主义:始终牢记"工具服务于目标",不为了用技术而用技术,例如不要过度依赖平板电脑反而导致视力下降 。2.一刀切推进:尊重学科差异,文科可侧重智能阅读分析,理科突出虚拟实验,艺术类关注AI创作辅助 。3.人工智能不是替代教师,而是让教师从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更专注于育人本质。

   通过此次培训动员,老师们对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有了初步认识,表示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逐步尝试使用各类工具,从备课、教案、教学设计、作业布置等入手,提高课堂效率。






编辑:    校审:王南林    责任编辑:刘婉    监审:吕超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