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消保 ▎警惕金融诈骗,守护财产安全
近年来,金融诈骗案件频发,手段花样翻新,给消费者带来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心理困扰。作为金融消费者,我们不仅要提高警惕,更要增强防范意识,保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在此,平安人寿南阳中支特别提醒广大消费者,注意以下金融诈骗风险,并掌握应对方法。
常见金融诈骗类型
1.虚假投资理财诈骗:不法分子常伪装成“投资专家”,吹嘘自己有内部消息或独特投资渠道,以“高收益、低风险”为诱饵,吸引消费者投资虚拟货币、期货、藏品等。他们还会搭建虚假交易平台,初期给予小额返利获取信任,诱导消费者加大投入,最后卷走所有资金。
2.虚假网络贷款诈骗:通过网络、电话、短信发布“低息贷款”“快速提额套现”等广告,冒充金融机构工作人员,以“无抵押、免征信、快速放贷”为噱头,诱骗消费者下载虚假贷款APP。之后,以缴纳“手续费”“保证金”“验证还款能力”等理由,要求消费者转账汇款,一旦转账成功,便消失不见。
3.虚假“代理退保”诈骗:不法分子谎称与保险公司内部人员有关系,能帮消费者“全额退保”,骗取信任后索要高额“手续费”。收到钱后,不仅不办理退保,还可能将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或倒卖,消费者人身和财产安全受到威胁。
防范金融诈骗指南
1.树立正确理财观念:牢记“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对超高收益的投资承诺保持高度警惕,不被眼前的利益迷惑。选择合法合规的金融机构和投资产品,咨询专业人士,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2.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不随意向陌生人透露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重要信息;不点击不明链接,不扫描未知二维码,避免下载来路不明的APP,防止个人信息被窃取。
3.核实身份与信息:接到自称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的电话或信息时,务必通过官方客服电话、官网等正规渠道核实对方身份和业务真实性,切勿盲目相信并按照对方要求操作。
4.谨慎对待“代理退保”:如果对保险产品有疑问,直接联系保险公司客服咨询,通过正规渠道办理退保。不要轻信“代理退保”的虚假承诺,以免遭受经济损失和个人信息泄露风险。若不幸遭遇金融诈骗,请立即拨打110报警,并保留好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相关证据,配合警方调查,尽力挽回损失。
金融诈骗不仅损害个人财产安全,还可能影响社会金融秩序的稳定。作为消费者,我们应增强防范意识,提高警惕,避免成为诈骗的受害者。平安人寿南阳中支也将持续关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为客户提供更安全、更可靠的金融服务。让我们共同努力,远离金融诈骗,守护财产安全!全媒体记者 曹立峰 通讯员 华蕾
编辑:多彩河南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中国人寿南阳分公司推进驻村帮扶工作 建设和美乡村 促进群众增收
下一篇:没有了